湯敏華
摘要:編委會是依靠專業科學技術工作者辦刊的一種組織形式,編委會的作用發揮得如何,對于辦好科技期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該文從中醫藥辦刊實踐出發,分析面臨實際問題,結合文獻,提出中醫藥期刊編委專業結構、年齡結構需完善;編委承擔的職責要明確;完善審稿箋,規范編委的審稿行為;與編委多溝通,融洽合作;建立編委激勵機制等對策以強化編委職能,充分發揮編委作用,提高中醫藥期刊辦刊水平。
關鍵詞:中醫藥期刊;編委;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2)12-0120-02
我國大部分科技期刊都設有編輯委員會(簡稱“編委會”)。編委會是依靠專業科學技術工作者辦刊的一種組織形式,它是負責科技期刊學術領導的工作機構。編委會的作用發揮得如何,對于辦好科技期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1]。中醫藥期刊以報道中醫藥研究成果為主,專業性很強,只有得到中醫藥及相關領域專家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證報道論文的質量。我部有《廣西中醫藥》、《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原《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份期刊,筆者從事多年的中醫藥編輯,對編委工作有一些感悟,并對存在的若干問題作粗淺探討。
一、中醫藥期刊編委專業結構、年齡結構需完善
中醫藥期刊刊登中醫藥醫療、科研和教學方面的論文。傳統的編委會構成以中醫藥高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研究者,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臨床醫師為主,少有涉及西醫學和其他學科的學者。隨著科技的發展,中醫學與相關邊緣學科的交叉研究頻繁出現;隨著中醫現代化研究的開展,中醫藥越來越多采用現代新技術開展研究,為適應審稿需要,編委專業分布應擴大,應根據研究的熱點補充西醫學和相關學科如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的編委。
中醫藥期刊編委中有相當一部分名老中醫,他們中醫藥理論高,臨床經驗豐富,有獨到的學術見解,是高影響力論文的撰稿者,是組稿和審稿的中堅力量。但不得不承認,他們對學科前沿的研究接觸不多,在這一方面比不上一些正在一線從事研究實踐的中青年學者,居于此原因及從培養中青年人才出發,編委隊伍中應多補充一些優秀的中青年學者。
二、編委承擔的職責要明確
明確職責是保證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編委會對編輯部的學術領導作用表現在制訂和執行辦刊方針,確定報道重點,制訂編輯計劃,進行組稿、審稿和定稿工作[1]。這明確規定了編委有組稿、審稿的任務,組稿、審稿是應擔當的責任同時也是享有的權利;此外還有對外宣傳期刊的任務,有責任加強學術不端行為的防范??傊?,作為編委是一種榮譽,但要承擔相應的職責。
有同仁認為,由于很多編委專家忙于日常業務、教學、科研、行政工作,身兼數職,很難真正參與期刊的各項工作,多數僅能完成例行的審稿、撰稿任務,甚至存在有名無實、不能履行相應職責的編委[2]。工作中,筆者發現個別編委以工作忙為由推辭審稿,有些編委不按約定時間審畢送回稿件、不按審稿要求評審稿件、審稿意見書寫潦草不清,有些編委推薦人情稿、質量低的稿件,除客觀原因外,主要是因為部分編委對其應盡的義務不清楚。
編委屬于社會兼職,從事編委工作的報酬很少,完全靠對期刊事業的熱心來工作,故選編委一定要以自愿為原則,不能行政指定。需擬定編委會工作章程,讓推薦單位、自薦個人明白,編委不只是頭銜,入選編委即要承擔相應的職責?!渡轿麽t科大學學報》為了充分發揮編委的作用,以文件形式規定了編委的職責和作用[3]。筆者認為,受聘的編委應簽署一份責任書,保證任期內的工作質量。為保障編委對期刊工作的熱情,編委隊伍中不能有只占其位,不履其職的成員,在換屆時予以排除。對于編委的具體要求,有期刊要求每位編委每年向編輯部提供高質量稿件1篇(含推薦或約稿1篇),每年審稿3~5篇或推薦審稿人審稿2~3篇[4]。我部要求每一名編委一年內至少為編輯部投稿1篇或組稿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為各級課題研究。
三、完善審稿箋,規范編委的審稿行為
審稿工作是決定稿件取舍,保證刊物質量的重要環節。審者負有審查、鑒別、評價稿件質量,并提出處理意見的責任[1]。一篇稿件需審查的方面很多,沒有規范很難顧及全面,需要設計統一規范的審稿箋,以便專家對審查的內容逐項進行審查。
工作中不時遇到寥寥數語的審稿意見,對編輯把握稿件和退修稿件無任何幫助;因審稿人文字表達原因,審稿意見表達不全面,欠清晰,給退修工作帶來麻煩。對于審稿不夠熟練的編委,應提供表格式的審稿箋,規定要細而具體。本刊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審稿箋,如中醫藥研究論文審稿內容包括選題意義、內容創新性、研究設計、觀察指標、數據處理、結果表達和討論,中醫臨床論文還要審查診斷依據、療效標準、醫理、治法、處方、藥物的討論。結合當前學術不端行為增加的形勢,本部審稿中增加學術不端論文的檢測。稿件審查重點宜作好標記以便專家針對性審稿;有必要的審查保密說明以解專家后顧之憂,并明確審稿時間。
四、與編委多溝通,融洽合作
1.熟悉編委情況,有效溝通。編委換屆前,通過單位推薦、個人自薦的形式填推薦表,換屆后存檔,使編輯部對編委學術專長、業務水平、當前研究方向有清楚了解。根據選題和編委備案資料,經常約請相應學科的專家撰寫有指導意義和代表性的文章,并對基金資助項目論文組稿。如通過約稿,我們“八桂名醫精方”欄目發表了一批名老中醫專家的臨床療效顯著的驗方;“民族醫藥”專欄發表了一批獲各級基金資助的壯醫藥、瑤醫藥論文,尤其刊登了系列壯醫藥研究成果,記載了壯醫藥發展的歷程。
可將編委分類型,有針對性地分配工作任務,如可分為領導型編委,學術型編委,中青年編委,老年編委等[5]。領導型編委,行政事務繁忙,審稿任務難在約定時間內容完成,委之工作中不忘宣傳本期刊,負責聯系協辦單位,為辦刊爭取穩定資金;中青年編委年富力強,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對新技術、前沿研究內容熟悉,可多承擔審稿任務,尤其是審涉及中醫藥前沿研究的稿件,可通過網絡審稿以縮短審稿周期;老年編委則應發揮其諳熟中醫藥理論、經驗豐富的特長,負責審理一些中醫藥理論探討、文獻整理、名老中醫經驗總結、醫案醫話類的稿件,根據其學術人脈廣特點,號召其多組稿。
2.積極督促、配合編委工作。充分利用一切聯系途徑,電話、手機,電子郵件,QQ,微博等,與編委常溝通、勤聯絡,了解編委某時期的工作情況、學術活動,督促組稿、審稿和期刊宣傳工作。編輯部要隨時追蹤編委正在進行的研究,緊跟課題進度,及時掌握編委的學術創作意向,對其論文經審稿達到發表要求后予以優先發表。我部瞄準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的前沿課題,及時報道了中國-東盟傳統醫藥產業的最新研究進展,對我區的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發展起到導向和推動作用。期刊需及時配合編委或其所在機構、學會舉辦的學術會議、培訓等學術活動,發布相關會議消息、會議紀要,或者為會議出版論文集,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我部每2年承辦一次廣西青年中醫藥學會會議,編輯也抓住這機會與編委、優秀的青年學者建立友誼,交流學術觀點,指導青年學者選題和寫作,并爭取了不少優秀稿件。通過對編委各項學術活動的支持與配合,不但能密切期刊與編委的聯系,同時也可提高期刊自身的影響力,達到雙贏的目的[2]。
3.做好常規的溝通。(1)采取經常性的個別訪談、電話交流和電子郵件咨詢等形式與編委溝通,就期刊的發展、編輯方針和策略、組稿和審稿情況進行交流,請他們提出意見和建議,指出編輯出版工作中的不足。這些方式更容易得到編委的支持,更能夠得到具體、中肯的意見。(2)召開小型的編委座談會。利用工作空閑時間邀請數位編委到編輯部來座談,向編委匯報工作并提出存在的困難,與編委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制訂工作計劃;或是編委就某一專題給編輯做講座。(3)編輯部不定期地向編委發工作簡報,及時通報辦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提出對編委的具體要求。如我部發現自由來稿中有不少比例的疑似學術不端稿件,我們提請編委注意鑒別;并將學術不端稿件的一些共同規律向編委通報。(4)及時與編委交流審稿中的問題,充當編委與作者交流的橋梁,提高稿件修改的速度和質量。(5)參加編委組織的學術講座和專業會議,向編委學習研究的新進展,了解研究前沿和熱點問題 [3,6]。(6)及時將每期刊物寄到編委手中,請編委審讀點評。
五、建立編委激勵機制
審稿人應具備條件:熱心期刊工作,學風嚴謹,工作認真負責,辦事公道;理論和學術水平較高,有一定的審稿經驗,目光敏銳,鑒賞能力強;了解本刊的辦刊宗旨、報道范圍[1]。在審稿時間長、完成審稿工作出色的審稿人中,遴選一些學術上有影響力、撰稿有積極性的專家補充編委隊伍,對其他年青學者也起到一定激勵作用。我部在上次編委換屆時就補充了不少年富力強的青年編委。
為激勵現任編委的工作積極性和給予編委一定的壓力,需制訂編委退出條件、連任條件,如不能完成組稿、審稿任務又不能為期刊發展作其他奉獻者退出,完成組稿、審稿工作優秀者獲獎勵,給予連任。在期刊主頁上發布上一年度積極撰稿、組稿、審稿的編委名單,同時介紹期刊在上一年度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獎勵,衷心感謝編委對本刊的發展所作的貢獻。如此,既可提高編委的學術聲譽,又加深了編委和期刊的感情[3]。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臨床研究”、“實驗研究”、“針灸經絡”專欄發表了一大批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民族醫藥”、“手法醫學”專欄在全國中醫藥類期刊中辦出了特色?!稄V西中醫藥》及《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被轉載率及影響因子連年提高;目前,《廣西中醫藥》的影響因子在廣西14種醫學期刊中名次前茅,《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的影響因子也進入了前5名。辦刊實踐證明,只有強化編委職能,充分發揮編委作用,才能提高中醫藥期刊辦刊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立名.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
[2] 張鳳新.科技期刊核心編委隊伍的建立與作用[J].中國出版,2012(6).
[3] 李軍紀,張策,段志光.《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充分發揮編委會作用的實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1(6).
[4] 林松清,張海峰.發揮科技期刊編委的作用與相應對策[J].編輯學報,2011(5).
[5] 吳洋意.醫學期刊應重視編委資源的合理利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9(2).
[6] 王亞秋,陳峰,王家暖.強化編委職能實現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J].編輯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