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蘭
摘 要: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以“情境教學和小組學習”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得到了應用。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而且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了學生對目前就業市場的適應能力。情境教學模式下的小組學習法,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和反思。
關鍵詞:中職 電子技術基礎 情境教學 小組教學
電子技術基礎是中職電類專業的重要課程,要學好這門專業課,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而且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而多數中職學生恰恰缺少這些必備的條件,因此,多年以來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總而言之,是“吃力不討好”。
反觀目前就業市場對用人的需求,學生要成為具備綜合職業能力和創新精神,具有終身學習能力,能夠勝任生產一線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顯然,傳統的教學模式已很難適應嚴酷的就業形勢。為了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以提前進入職業生涯為目標,以滿足職業崗位需求為前提,采用了以情境教學和小組學習為核心的“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即創造“工”的背景與環境,營造與實際工作環境相一致的教學氛圍;而“學”的過程和場景,就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平等互動、團隊合作、探究分析的小組學習的體驗過程??梢哉f,情境教學創造的是學習的工作場景,而小組學習正是在這種場景之下的工作方法,兩者密不可分,相得益彰。
如此一來,教學任務就必須圍繞某個工作任務展開,教師首先必須摒棄傳統的教材,重新編寫項目,把知識點全部涵蓋在一個個實際工作任務中。
一
情境教學和小組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且使教師從中受益匪淺,總結起來有“三得”。
(一)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4—6人為一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任務。除了教材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推薦讀物、圖書館、互聯網等渠道多方獲取信息,這些都使學生得到了充足的學習時間和交流的學習空間。置身于比較開放的課堂氛圍,在小組評價機制的激勵下,大部分同學踴躍自我展示,積極陳述自己的觀點,對有疑問的地方敢于發問,和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同學進行有效的辯駁,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當中逐漸獲得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了信息搜集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多種綜合職業能力。
(二)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得到了發揮。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關注的是如何完成某個章節的知識建構體系,比如新授知識點的引入,每個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講與練的有機結合,等等。而進行情境教學時,教師考慮的是這個項目或任務在實際生產中有什么背景,以什么樣的工作過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學生應達到怎樣的技能目標,等等。如此一來,教師不僅要能夠游刃有余地駕馭該學科的知識體系,而且要了解企業生產一線的實際工作流程,以及企業對職業崗位技能的需求,這樣,在進行情境教學時才能更貼近生產實際,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另外,在小組學習中,老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作用并沒有削弱,要做到眼到、嘴到、心到,才能及時調控課堂。因此,教師并沒有因此而得到“解放”,反而比之前有了更繁重的工作量,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比較全面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更高超的教學藝術。
(三)課程的總體評價機制得到了進一步完善。一張試卷決定學生的時代已經過去,幾年來我們一直在進行結合小組學習的評價方法的探索,基本的評價體系已經成型。在工學一體教學模式下,學生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每一個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都會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學習中被記錄下來,經過分階段的匯總,最后形成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以此激勵先進,鼓勵后進。這樣的評價機制不僅更客觀地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而且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和動力,一改以往專業課的枯燥無趣,使教學活動變得生動起來。
二
毋庸置疑,情境教學模式和小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師生雙方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但是,任何新事物的探索都注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一)情境的合理創設受到限制。要想創設貼近實際的工作情境,教師就必須具備在企業一線的實際工作經驗,了解最新的行業現行標準,這樣才能利用現有資源使學習情境盡可能地接近工作場景。但由于受場地、資源、教師實踐經驗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我們只能做到使學習情境成為工作環境的“仿真”,離實際的企業工作環境還相差甚遠,從而使“工”的情境僅停留于形式。
(二)小組學習并不等同于討論。在小組學習中我們尤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通過小組討論完成,若是泛泛而談,為討論而討論,就會失去討論的意義,反而會使學生養成亂說話的不良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各個環節的處理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靈活把控,方法到位。
(三)學生的參與程度難以均衡。多數情況下,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習好的同學由于成績相對優秀,在合作學習中表現欲較強,發言和展示自己的機會較多,而成績稍差的同學唯恐說錯后惹人嘲笑,往往很少參與,只是被動地接納別人的見解,坐等別人的討論結果。時間一長,小組學習就很容易變成“優等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兩極分化將變得嚴重。
(四)學生缺乏小組合作的意識?,F在的學生普遍缺乏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導致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知如何合作,不知如何建立信任,不知道尊重理解他人,特別是和別人發生沖突時,更是束手無策。在小組合作或成果展示時,許多同學往往表達完自己的見解后就不再關心其他人的意見或者一有不同意見就馬上打斷別人的講話,久而久之,小組之間便很難建立一種融洽的合作關系,致使合作學習只能停留在淺表的層面上,無法得到進一步深化。
中職教師任重而道遠,檢驗和衡量教學成敗的唯一標準,就是培養的學生能否勝任企業的崗位,能否經得起就業市場的嚴峻考驗。因此,唯有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培養出真正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的現代技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