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丹
摘要新課標的出現,給教師原本的教學任務增加了新的要求,不但要講究課堂實效要求,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課堂練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如何做一場既生動又有趣還有層次變化的課堂練習設計,是各位老師值得深思與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創新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1 初中數學課堂練習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數學課堂平時的教學中,“練習”是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是學生進行全面、穩定、持續、和諧發展的主要途徑,也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始終。由于初中生的思維水平與接收能力限制,決定了其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了解并接收老師所講的新知識;同時,其思維的局限性也讓其不能在很短的時間里面將所學內容進行靈活運用。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練習的內容都比較單一,主要是課后習題與課外練習,其內容主要都是老師課堂所講課本知識的重復與遷移,評價的標準單一,以分數來體現其學習成果。新課程提倡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勤于動腦思考,倡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精心設計一些在性質上、內容上、類型上和評價上不同以往的課堂練習,讓其不但能在課堂上進行吸收消化,更加能夠在課堂下自主的思考運用。
2 初中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設計
初中數學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教師讓學生消化與運用的主要手段,但是在課堂練習中卻存在許多根深蒂固的問題,讓課堂練習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學生厭煩練習,不主動學習,從而影響數學學習的基礎與發展,下面筆者從實際出發,針對現存在的問題,淺析如何做到課堂練習的有效性設計。
(1)數學課堂練習必須緊緊圍繞教學大綱要求。長期以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教師都提倡“少講多練”或“以練代講”或“自學提問”。這些陳舊教育理念導致許多教學老師認為,學生要想學習好,鞏固好所學知識,就必須做大量的練習。同時也認為學生只要做了大量練習,就可以提高數學成績與學好數學。從而大量課堂時間都搞“題海戰術”,給學生布置大量枯燥性的問題。使得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枯燥與乏味,認為數學就是要多做練習。作為老師,在選擇課堂練習題目的時候,必須要科學地選擇練習的內容,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將本堂課的主要內容進行課堂練習,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用,不再盲目地進行“題海戰術”。
(2)數學課堂練習必須做到層次分明、特別問題特別對待。初中許多教學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題的時候,一般都是單調的練習題目,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練習就是消磨時間的一個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練習中,許多教師給出的課堂練習都是摘抄于課外書或者是課后習題。學生感覺到題型的普遍性,往往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其次是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練習的方式也比較單一,教師提出一個正在講述的問題,讓某位學生進行回答,回答之后讓其坐下再進行簡單分析,然后再提另一個問題,再讓一位學生回答。這樣課堂上一問一答課堂練習就基本做完了。再次,許多老師在進行講評練習的時候,經常是由教師直接書寫或公布正確答案,且大多的講評都是就題論題,不會教導學生理解其解題的過程與解題后的反思與總結。結果導致許多學生在課堂練習的時候開小差,不認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的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要根據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在課堂之前備好課,做到讓學生練習的題目有層次,從簡到易,對于一些特別重要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讓學生明白本堂課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需要消化與記憶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找到方向去自主性學習。
(3)數學課堂練習必須以學生為主。數學教學不是單靠學生聽出來的,同樣也不是教師講講就能行的,更不是重復的、盲目的、復雜的練習出來的。學生是一個一個的載體,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待每一個載體,明白這些載體需要裝入什么內容,怎么去裝入更加簡單高效,不是硬塞給他們,更不是簡簡單單傳授一下就完了,它是一個過程,是一個相互反饋的過程。數學的課堂練習應該避免簡單與重復,復雜與低效。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接受能力來進行有效性的設計,讓課堂練習成為一個高效掌握所學知識的過程。
3 初中數學課堂練習創新設計
“理論聯系實際”,這是數學新課標的重要內容。同時指出“數學是與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的,并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這里面我們可以得出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應用,是一個過程;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轉換問題,將問題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并進行總結。因此,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數學教師應從“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出發,讓學生覺得數學是可以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所做數學練習的設計需要貼近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將社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與教材進行聯系講解,讓生活與數學融為一體。這樣的數學課堂練習才能讓學生理解、學習、運用、熱愛數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接受與理解數學的能力是不同的,基礎也是有好有壞。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考慮這一點,聯系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一方面可以照顧到學生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照顧到基礎不同的學生,讓課堂練習富有層次性。對于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同學來說,針對性課堂練習可以增強其熟練程度,增加其積累;對于基礎不好、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同學來說,針對性課堂練習可以讓其逐步解決所學問題,增加其學習數學的動力與信心。教師只有推出這樣有目的性、有層次性的課堂練習,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體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從而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教師所設計的課堂練習還需要有花樣、有變化。在給出相應的課堂練習時,需要注意題型與方式。如果在課堂中總是一些機械性、重復性的練習,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此我們教師可以在單一的練習中加入一些平時比較少的生動例子進去,加入一些不常見的題型進去,增加練習的實際性與趣味性。同時,練習的時候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比如在進行證明數學理論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同學自己來假設問題,然后讓下一位同學回答,且回答的結果不能盡與上一位同學相同,這樣會讓學生主動去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同時也會增加學生的緊張感(學生不知道什么時候該他們回答)。這樣的課堂就具備了靈活性與活躍性,亦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與興趣愛好。
教師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要主動地、全方面地去為學生解決問題。在進行練習的時候,老師可以在教室內來回地走動,讓學生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及時地進行詢問,同時可以主動的詢問一些學生是否遇到疑問,讓學生感到關懷性,激勵其主動學習。同時將學生詢問的這些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再統一的進行講解,達到一解百解的效果,從而減少學生數學練習中的盲區。
在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時候可以適量加入一些新科技,以此來緩解課堂的沉悶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利用多媒體是現在大多老師會選擇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可以應用到數學課堂練習中,多媒體性質的課堂練習比傳統的書本練習更加具有可視性、趣味性與動態性。可以從聽覺、視覺方面大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跟著媒體內容走。同時,多媒體課堂練習具有練習容量大,可隨機選題,便于攜帶,及時的信息反饋等特點,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練習的密度,從而提高課堂練習的效率。
4 結束語
好的課堂練習設計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課程要求的背景下,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豐富靈活的課堂練習設計,讓課堂練習不再單一,不再枯燥,不再毫無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寶印.淺議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練習[J].新課程(教師版),2011(1):227.
[2]胥洪軍.如何做好課堂練習設計[J].讀與寫(下旬),2010.8(8):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