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翠
【摘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思想下,歷史課的教學引起更多從事一線教師的思考,新課改下更應該注重新課導入的技能,為此,對導入課的技能和方式作了一點新的研究、嘗試。
【關鍵詞】導入技能導入方式與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1-0084-01
滅掉六國的是誰?“學生回答:”是秦始皇。“小結:”好,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位統一中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課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產生學習期待、參與需要的一種教學行為。簡言之,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調和課堂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因此,要提高新課教學的效益,必須用興趣來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其學習熱情和責任感,使其做到精力高度集中,減輕乃至消除無興趣的學習帶來的思想壓力和負擔,從而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萬事貴乎始"。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導入技能是完成新課教學的首要技能,所以在新課改下導入技能就尤為重要。
每節課開始時的導入新課可以多種多樣,異彩紛呈,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使學生由無意注意轉入有意注意,使學生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最佳狀態。所以我們說導入新課是一堂課成功的前提。
在歷史課導入設計中,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精心設問導入。在教學中,教師的“導”,是為了學生的“入"。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前狀態盡快吸引到課上,教師應該細觀察、巧琢磨、精心設問。
例如,講必修2《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一課,不妨這樣設問導入新課。1929年10月24日,是讓世界震驚的一天,人們稱之為“黑色的星期五”。這一天,以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崩潰為標志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像火山一樣爆發了。紐約股市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會引發世界經濟危機?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其他行業的崩潰標志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爆發后,華爾街成為美國人心目中一切痛苦的根源,你認為這種觀點正確嗎?現在的學生對股票并不完全陌生,通過這樣層層深入的提問,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及早地進入最佳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德國著名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興趣是教學的基礎,教師在任何一個階段里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注視學生的反應是否自然發生,如果自然發生則被稱為是注意的,教學本身就是有興趣的。如果教師不想辦法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就不能達到教學目的。我們認為,精心設問以導入新課,不失為教師可用的一種辦法。
2.史料閱讀法導入。運用史料導入新課,再認再現歷史知識,能有效地運用、發揮其價值,同時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達到鞏固記憶、深刻領會的效果。
例如,我講必修3《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一課時,先給學生一段史料:“中國數千年來,立國之本,在于道德,孔子之道,亙古常新,與天無極……近自國體變更,無識之徒誤解平等自由,逾越范圍,蕩然無守,綱常淪棄……本大總統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為政體雖取革新,而禮俗要當保守。"提問學生:“近自國體變更是指什么?有何影響?袁世凱對此持何態度?他發表此文告說明其在文化領域中推行什么政策?導致了什么影響?”小結:“國體變更是指推翻君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袁仇視革命,下令撲滅。"此文告發表說明袁世凱推行“尊孔復古”,復古思想泛濫,于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3.詩詞或名言導入。詩詞是一種精煉、生動、優美的文學形式。利用集中反映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時代特征的詩詞導入新課,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例如,在講選修1《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一課時,一開始我先打出了一首詩的投影:“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然后告訴學生:“這是清末愛國詩人黃遵憲題在《時局圖》上的一首詩。它揭露了帝國主義企圖瓜分中國的陰謀,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心情。那么,19世紀末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又是如何使民族危機加深的呢?”由此導入新課。這就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
4.圖片導入。圖片種類很多,有歷史地圖、歷史文物、歷史圖畫等等。它可以在學生面前再現眾多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形象,給學生以生動的視覺感受,便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歷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1)歷史圖畫導入。例如,在講必修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這一課時,先給學生出示達o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的圖片,并進行描述:“這幅畫描繪了耶穌在和他12個門徒最后一次晚餐時,對他的門徒說:'你們當中有一個人出賣了我!'在這一剎那,眾門徒的表情和內心活動頓時流露出來:有的憤慨,有的悲嘆,有的則在表白自己的純潔無辜。叛徒猶大神態驚愕,手中握著出賣老師而得到的錢袋,位于圖中最陰暗之處。這幅圖畫歌頌了殉道精神和對叛徒行為的鞭撻,從而表現出典型環境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人文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那么,什么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思想和文藝復興運動之間是什么關系?"由此轉入新課。
(2)歷史地圖分析法導入。運用地理觀念導入新課,有利于促使學生形成準確的時空觀念,并可從中挖掘許多隱含的知識,從而提高歷史學科能力,所以也值得重視。
例如在講選修4《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時,先給學生出示《秦滅六國示意圖》,提問學生:“這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國的第一個皇帝。”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除上述的四種方法外,還有復習舊課導入法、解題導入法、音樂導入法、影視情節導入法、故事傳說導入法等,本文難以一一羅列。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師不僅要教,而且要導。如何“導"呢?他認為:“一要提問,二要指點”。如何指點,這里包含一個藝術性的問題。加強歷史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在激發興趣、啟迪思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總之,好的導言不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能提高教師的自信心。俗語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今天的歷史教學中,教師若能重視導言的藝術性,善加指點,就能將歷史這張海圖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