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寧
【摘要】 建立與數學新課改相適應的校本研訓制度,發揮專業引領與示范輻射作用,開展多元化的教師培訓,實施利用課題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讓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從中體會到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關系,從而激發數學教師的內在動力,促進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關鍵詞】 體系;數學教師;專業成長
素質教育要取得實效,歸根結底取決于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而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關鍵是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為此,我校根據農村中學的特點,構建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支持體系,有力地促進了農村中學數學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 下面談談具體的做法:
一、深刻認識農村中學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內涵
1. 正確理解數學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成長
(1)價值觀引領下的教育理念與專業精神的不斷重構與塑造,是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定向. 教師專業成長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對教育工作的正確認識和判斷,以及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規律和時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和專業精神.
(2)基于廣泛學習的專業和非專業知識的不斷拓展,是新教師專業成長的根基. 每學年都有新數學教師加入到我校教書育人的隊伍中來. 他們思想素質好,教育理論豐富,只是欠缺教育教學實踐. 因此,利用集體備課等科研活動的方法來博采眾長,以協同共進的科研方式,通過師徒結對,實施“青藍工程”活動,實現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指導,使廣大青年教師很快成長為數學科的中堅骨干力量.
(3)反思教育教學工作基礎上的教育智慧提升,是數學教師走向優秀和卓越的重要標志. 教育智慧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感悟、反思,以及將這些理念在日常的學習和教學工作中不斷融合,逐步形成的對教育教學工作規律性的把握、創新、專注駕馭、深刻洞悉、敏銳反應和靈活應對的綜合能力. 因此,我們要求數學科組的教師堅持不懈地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2. 激發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
督促教師制訂專業成長的自我規劃是教師本人為自己專業成長設計的一個藍圖. 所以,要引導數學教師積極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效能,激發他們內心的成長渴望,喚起數學教師的主體意識,把學校的發展目標與數學教師個體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數學教師逐步精通育人業務和教書業務,并把實踐反思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和提升教學質量的源泉.
二、以校本研究促進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
1. 建立與新課改相適應的校本研訓制度
我校通過理論學習制度、名師工作室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引導和激勵數學教師自覺學習、獨立思考、善于合作、不斷反思、總結積累,為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創設良好的環境.
2. 開展教師閱讀和教師論壇活動
數學科組全體教師要根據各人的經驗與教訓,從理論、方法、技能等方面交流,相互學習、借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共同進步. 數學科組中的市級骨干教師要帶一些年輕教師,通過傳、幫、帶、導等方法,對年輕數學教師從教育教學理論、專業知識、教學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跟進指導和培養,每月一次的專題討論,以及數學科組的沙龍研討等活動,使年輕數學教師很快成長為合格教師、骨干教師.
3. 實施利用課題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
我校把課題研究與數學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課例研究”活動,把課堂教學改革建立在研究基礎之上,把教學研究扎根在課堂教學實踐之中. 課例研究能改善教學行為和教學效率,通過與聘請校外專家講座相結合,從而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與操作指導,解決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4. 發揮專業引領與示范輻射作用
以我校市級學科帶頭人為核心建設“名師工作室”,采用“找出問題、讀書研討、處方指導、實踐反思”的工作策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實施:一是通過名師的觀摩課、示范課、研究課,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通過名師參與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全程指導或單項指導,以及課例分析、教學問題懇談等方式,讓廣大數學教師在互動交流中汲取營養再提高, 這樣能加強指導性教學管理,提高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感悟能力;三是通過校園網的名師“網上課改指導室”、“課改問題專頁”等方式進行信息交流,為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保障,從而促進教師理性升華、領悟、改進和提高,進一步使數學教師走向優秀和卓越.
三、開展多元化的教師培訓
1. 數學教師培訓形式多樣化
我校根據數學教師的不同特點,分別進行新教師職初培訓、教師全員培訓、骨干教師培訓、青年教師培訓等校本培訓. 2. 數學教師培訓內容模塊化
從構建體系的實際需要出發,合理安排校本培訓內容,把培訓內容劃分成不同的模塊,以模塊的方式向數學教師提供培訓,包括師德培訓、教育教學技能培訓、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培訓等多項內容.
通過構建以上的體系,促使我校數學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進步,并逐漸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從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大偉.教育科研與教師[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盧軍.教師成長關鍵詞[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3]沈建民.教師的課程意識與專業成長[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4]曹長德.研究型教師的成長 [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