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萍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教育工作者的艱巨任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蘇霍姆林斯基曾感嘆:“從我手里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無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教育的這種反差效應告訴我們:對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我特別注意后進生的轉化問題,對后進生的成因及其對應的教育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后進生的成因
(一)逆反心理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往往從小就受到家庭專斷式的教育。學生從小得不到家長的呵護,稍有錯誤就受到家長的訓斥打罵,久而久之,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你越說,他越煩;你越打,他越硬,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交流,不能溝通。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若沒有足夠的關心,就可能使他產生抵觸心理,以致仇視父母,與老師作對,甚至在同學身上實施報復手段。
(二)自由散漫型
有些破裂家庭和單親家庭,對孩子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養成了他們自由散漫的個性。這類學生缺乏紀律觀念,遲到、早退的事時有發生,感興趣的課就聽聽,不感興趣的課就不聽或干脆一走了之。因為得不到父母的重視,他們厭惡家庭,到處游蕩,行為散漫。
(三)孤僻冷漠型
這類學生由于受到父母的冷落,或從小受到外界過多的批評,因此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卑感強,漸漸在心理上建立起情感的屏障,不善交流,喜歡獨處,自我欣賞,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自我中心,對集體和他人的事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班集體的任何活動都不想參與,集體榮譽也似乎與他不相干。
(四)意志薄弱型
一些父母對孩子過分不放心,什么事都包辦代替。由于受到的外控過多,孩子的身心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因此自制力差,遇到困難不是軟弱退縮,就是隨波逐流,而不是自己想辦法去戰勝困難。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迅速發展,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他們求知欲強,容易接受好的影響,但是一部分特殊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或家庭環境的影響,可能向“雙差生”的方向分化,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這類學生的特點,尤其對有嚴重心理缺陷或單親家庭的學生,更要關心、愛護,鼓勵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在接受愛的過程中學會愛別人,進而扭轉自己的抵觸情緒,改變對外部世界的冷漠態度。
二、采取的教學策略
(一)愛心是教育的關鍵
每接手一個新班級時,我都要建立班級學習互助小組,把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后進生。建立小組的目的是“溝通”,使他們有交流的機會和場合,不論是學習上還是思想上。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能讓后進生感受到集體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班主任不關心他們,一心想著學習好、表現好的學生,那么,班主任的偏愛會強化一部分同學的自負心理,班主任的冷淡則會強化后進生的自卑心理,使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隔膜,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難度會更大。
(二)誠心是教育的保證
和后進生談心、談話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方式、方法,我也常常找后進生談。應注意的是與好生相比,后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為學習不好或紀律差,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心靈總有一堵厚厚的墻,但在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你的理解、諒解和信任,如果你逾越它,那么你就成功了。教師的誠心還應表現在對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發掘和肯定上。以誠心贏得他們的信任是成功轉化后進生的保證。
(三)耐心是教育后進生的前提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或煩躁,切莫去做后進生的工作,因為你沒有耐心聽他的理由,聽他的訴說,更不可能給他機會。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為極易反復無常是后進生的特點,做工作之前應抱有“允許犯錯”的想法,千萬別說“我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你怎么還……”,更不要動輒叫家長,等等。后進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勢,比如學習差的,可能在體育方面很好,或有音樂、美術等方面的特長,班主任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四)激發興趣
學習優秀的學生對學習興趣濃厚,而學習落后的學生則表現為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愿動腦,害怕困難,會產生厭學情緒,以致做出違紀的事。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在日常學習中,不能苛求,關鍵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奮斗目標,也就是要對他們提出難度低一點的要求,使他們也能體會到戰勝困難獲取成功的喜悅。二是要常抓不懈。后進生學習底子薄,而其身上的毛病會時常重犯,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持之以恒。如果忽冷忽熱,將會事倍功半。
后進生身上也有許許多多的閃光點,也有他們的優點,只要有愛心、誠心、耐心,你就會發現,你真正成為他們的朋友,轉化了他們。對待這類學生應加強學習目的、動機的教育,和他們一起定下容易達到的學習目標,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用校規校紀嚴格要求他們,使他們逐步養成自覺守紀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加強意志品質的自我鍛煉,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與毅力,戰勝自身弱點,健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