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教育部下發《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來,全國大面積開展了新課程改革。作為數學教師,都很關心初中數學考試怎么考,考試的形式和內容會有怎樣的變化。對新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進行對比研究,目的是了解各地對新課程理念的“共同體驗”,有利于我們了解考試制度的改革方向和力度,有利于我們明確今后的教學最終目標及評價方式的轉化,也有利于我們對中考命題的深入研究。作為數學教師,明確了初中數學學業考試的目標和要求,可以使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目的性更明朗,并時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方式是否符合新課程的理念。
【關鍵詞】課程改革;中考命題;發展方向;教學反思
中考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這已是不爭之實。作為操縱這根指揮棒的命題專家,只有高度正視這一極其敏感的導向作用,才能用好中考既是選拔可造之才又是指引中國教育走向最佳之道的雙重功用。近年來中考命題的明顯變化和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已體現了教育部有意將“指揮棒”指向了素質教育。這種素質,除了做人和生存的能力之外,還包括了扎實而全面的知識結構,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發明的能力。中考試卷將不再拘泥于教學大綱,會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題目讓學生比較容易入題,而隨著答題的深入,題目難度逐漸增加,所需知識點也越來越多,進一步點明了“指揮棒”指示的方向。
那么,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的變化是否是互相配合的呢?我們從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中考發展方向的軌跡?
首先,我們來看看初中數學課程改革有哪些變化,哪些是值得我們留意的地方
(1)注重知識來源,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新的數學教材中,每一章節在引入新的知識時,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識來源,讓學生知道要學新的知識是由于要解決新的問題的緣故。
(2)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同樣在新的教材中,課本亦相當重視提高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新的數學教材中,就有讓學生自己動手,通過實際操作得出幾何中立體圖形的初步概念的實驗課,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促進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類似的題目。
(3)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蘇步青教授曾經講過,學不好語文的學生,將會大大限制他在其它學科的發展。同樣,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欠缺,要想學好數學也是相當困難,如要想證明:圓中最長的弦是直徑。這是絕大多數同學都知道的結論,但是由于不知道怎么樣去書寫,去表達,而得不到分的人很多。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學生對定義、概念的復述要求嚴格,從而大大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近年中考的命題也有了一些新變化
(1)注重對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近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階段的學校招生考試,具有一定的選拔性,因此,在試卷上重視對“雙基”考查的同時,進一步對數學能力加強了,就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概念和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強調應用性、開放性與創新意識。
(2)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獲得知識考查
近年的中考中,亦出現了不少的題目注重對學生通過實際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例如:
1.請同學們在已知三角形中截取一個三角形與已知三角形相似。
2.已知在坐標系中A(-2,2)、B(3,5),在x軸上求一點M,使MA+MB最小。是否存在一點 P,使PB-PA最大?是否存在一點Q,使QA與QB互相垂直?若存在,求出該點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這些問題,都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學生只有靈活地掌握數學知識,才能運用這門工具解決實際問題。針對初中數學課程改革和中考命題的變化,我們在備考時就要有的放矢,從著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入手,學生在中考的舞臺上才會大展拳腳。
(3)注重學生閱讀及自學能力考查,關注學生的發展
課程標準強調,一切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筆者認為學生自學能力的好、壞,也是衡量一個學生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而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我們在這方面要花一定的心血。近年各地中考都加大了這方面的考查。
第三,新課程理念下中考命題的發展趨勢
1.幾何由論證轉向考查發現、猜測和探究
將單純考查幾何論證能力(限于尋找條件與結論之間的邏輯關系)轉為考查猜測、發現和立于猜測基礎之上的計算和證明。
2.代數更多地考查規律意識類試題
(1)代數運算。理解運算的意義、算理、合理地進行基本運算和估算,代數模型及相關概念解決問題。
(2)方程與不等式。利用它們解決問題會成為這部分內容的考查要點。
3.統計逐步向考查統計過程方向發展
對統計知識內容的考查,改變了以往單純計算的形式,考查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情境中,靈活運用統計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不少試題來源于實際生活,又富有教育意義。
第四,教學反思
中考命題改革的新特點一方面告訴我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并且正在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我們應當去研究它,并以此來不斷更新我們的教育觀念;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重視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切實落實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教師要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解題,更要學會思考和質疑,培養數學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要關注社會生活,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進而獲得對數學的理解,同時在思維能力、價值觀等方面取得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學數學教與學》初中版.2008.2
[2]《中學數學教育》初中版(沈陽)2005
[3]《中學數學教學參考》初中版.201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十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