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初中作文教學是高耗低效的,作文成了壓在師生心中的一塊巨石。究其原因,問題很多,但更主要的是,教師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指導學生寫作方面的嘗試和體會。
一、積累作文素材
作文難,首先難在素材上。突破寫作的難關,首先要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只有積累足夠的素材,寫作時才能左右逢源、迎刃有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許多作文的素材。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章多是文質兼美的,它不僅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載體,更是培養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憑借。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讀寫結合,挖掘課文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聚焦好詞佳句,積累作文素材,實施讀寫遷移訓練,讀中悟寫,讀中學寫。這樣的閱讀教學,閱讀和寫作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當然,初中生僅靠讀語文書提高寫作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教師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念,向學生推薦優秀的經典文學,充分利用好學校圖書室中的書籍,從時間和空間上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讀經典的文學作品,一是可以用高層次的人生追求、高層次的審美境界來升華學生的靈魂。二是可以學習文學作品語言獨特的表達方法和表達形式。我給學生每天布置的語文常規作業之一就是讀書筆記,引導學生把閱讀中遇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同時記下自己的閱讀感受。我意在通過這樣的舉措,引導學生日積月累,化解部分學生寫作素材缺乏的現實難題。
二、寫好日記周記
學生的作文素材,除了通過閱讀積累之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尋找作文的鮮活材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許多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就犯難了,原因在于他不知道寫什么。其實他們忽視了自己寫作文的金礦——生活。初中生生活的世界是天真爛漫的,是新鮮有趣的,是多姿多彩的,每天該發生多少令人驚奇、贊嘆、高興、失望或悲傷的事情啊!如果不及時記下來,這些小事便隨風飄逝,早就忘記得一干二凈了。我給學生每天布置的常規作業之二便是每天一篇日記,每周一篇周記。此舉旨在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時用筆捕捉生活中真實的小事,既鍛煉了選材能力,又培養了書面表達能力,真可謂一箭雙雕。對于日記內容,教師不要過多限制,只要是真實的人、事、物或感受,都可以寫進日記,寫人也行,敘事也可,體裁不做限制。日記的篇幅我也不做硬性規定,可以寫一段,也可以寫一篇,只要不胡編亂造。這樣,學生在毫無壓力的狀態下寫日記,就能養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這種自由的日記表達深受學生的喜愛,只要持之以恒,學生的寫作水平肯定會有提高。幾年下來,我班每名學生都寫了厚厚的幾本,日記不但記錄了他們的生活,更激發了他們熱愛寫作、寫好作文和興趣和信心。
三、反復修改作文
修改作文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中之重。許多文學家的故事反復證明一個道理:優秀作品都是改出來的。學生作文亦然,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所以,教師要特別重視修改作文這一環節,運用多種形式的評改方式來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學生是作文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自己的作品負全責。教師改作文累,精批細改,學生看了多少,效果幾何?這種單向的評改作文的方式急待改變。一篇習作完成,我首先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上五六遍,最大程度地減少錯別字和病句,盡可能地多運用些好詞佳句。在學生自改作文的時候,我也沒有閑著,走到學生中間去,盡可能多地閱讀學生的習作,及時從大的方面為學生的作文把脈。這樣做反饋及時,既兼顧了個別指導,又在第一時間內找到了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為接下來的針對部分學生的作文面批做好了準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學生自改、教師面批作文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大膽放手,教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之間互相修改作文。這樣做的好處是多批改同學的作文,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激發寫作興趣和提高寫作能力。引導學生參與修改作文的過程,反復修改作文,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程,教師要以百倍的熱情和耐心,參與其中,切忌反反復復和急功近利。此外,在評價學生作文的時候,教師的評語要有啟發性和激勵性,少一些空洞的話,多一些實實在在的指導。在給學生的作文評分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比如結構、中心、語言、詳略、書寫等,也可以從學生的不同基礎出發,以激勵為主,也可以采用星級評價和積分評價,用評價的變化來激勵學生不斷努力寫好作文。
四、做好作文講評
在引導學生反復修改作文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做好作文講評這項重要的工作。一般老師指導學生寫作文,都是先指導后寫作。我卻是先讓學生自由寫作,然后再講評作文,這樣的指導才更有針對性。作文講評課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寫作規律,提高作文信心。因此,教師要在作文講評課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通讀全班學生的作文,從中挑選出好句、好段、好文和病句病文。我上作文課的第一步:欣賞優秀。我用投影依次出示這次作文寫得精彩的學生的句段和文章,覆蓋面要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以激勵為主,激發全體學生寫作的信心,對其他同學也能起到學習模仿的示范作用。第二步:修改錯誤。我會出示一些病句和病文,讓學生比較、分析、討論,集體修改,引導學生在讀中改,在讀中寫。病句和病文主要是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教師一次出示不宜多。每次講評課,我都會留出十分鐘,讓學生在作文講評的基礎上,向優秀的同學學習,再進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不斷提升寫作能力。在反復修改作文的基礎上,學生習作比起第一次來,一定會有質的飛躍。教師除了給予等級評價外,還要積極搭建發表平臺,用成功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我們班級每周辦一期班級電子小報,主要刊登優秀習作,用發表來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我還積極把學生的習作向報刊雜志投稿,幾年來,我班學生有十多篇習作在省級報刊公開發表。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絕非一日之功,是持久戰,不可急功近利,只要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用熱愛語文、對寫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去激勵學生,就一定會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在老師的激勵下穩打穩扎、逐步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小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