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的深化,有效教學、高效教學的呼聲愈發(fā)濃郁,那么如何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望能有助于實踐。
一、多方位地調動學生“聽”英語
英語是一門語言,那么其知識的習得過程中模仿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要模仿必須有足夠的信息來源,“聽”是重要的手段。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由于生活中應用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缺失,課堂外學生很少能“聽到”英語,條件反射不是很強烈,往往導致其對“聽英語”興趣的匱乏,最終嚴重影響著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筆者認為要激發(fā)學生“聽”英語的興趣,不應該枯燥地進行“聽”的訓練,而應該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筆者在教學中有以下兩點嘗試。
1.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要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筆者認為提供的教學內容必須具有趣味性,而且應當確保學生大概能夠聽懂。筆者對所在學校的小學生就關于“愛聽什么內容”進行了不定項問卷調查,最后調查結果(結果為選擇該選項的人數(shù)除以總人數(shù))顯示學生對聽力內容的興趣是多元化的:選擇人物介紹的比例為32%;選擇了英文對話的比例為72%;選擇了英語歌曲的比例為84%;選擇了小故事的比例為88%……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聽有情節(jié)和有價值的材料,筆者進一步在教學中嘗試,如果再給小故事配上情景圖,更受學生歡迎,因為“聽”的難度有效降低,激發(fā)了學生聽的成就感。
2.添加情感元素
“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yǎng)成功的語言,是比嘴里講的復雜千百倍的語言。”羅曼·羅蘭的這句話道破了肢體語言和情感元素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可以想象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聲調和表情缺乏變化,學生會是怎樣的狀態(tài),這顯然與錄音機的播放沒有區(qū)別,教師情感上的缺失,必然帶來學生情感的空白,更談不上什么學習興趣了,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我們進行英語教授的時候如果肢體語言豐富些,加入手勢、面部表情等情感元素,輔助理解了語言的含義,傳遞了交流者之間的情感,讓語言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課堂效果會更好,學生對知識和語言的理解會更為豐富和深刻。
二、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說”英語
1.語音拼讀習慣的培養(yǎng)
英語是應用型學科,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借助于英語將要傳遞的信息和情感真實且準確地傳遞出去,詞匯拼讀的正確性顯得尤為重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對于英語更是如此,因此,我們在一開始就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拼讀習慣,切忌記憶詞匯出現(xiàn)機械化想象,更應當杜絕借助漢語注音來誦讀單詞的錯誤做法,一定要注重語音的準去性,不準確的發(fā)音,應及時地予以糾正。
2.教學中要有意識的滲透
從小學生的學齡特點及其認知心理來看,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有著較強的好奇心,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都非常的強烈,而且有想了解為什么的欲望,于是,筆者在教學中將常見的讀音與單詞拼讀規(guī)則融合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單詞拼讀和講解拼讀的由來,如此做法既可以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注意的效果,還可以從音、形、義結合的角度強化了學生的記憶。
三、搭建平臺幫助學生“用”英語
1.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會話交流
“用”英語,體現(xiàn)了英語學習的價值所在,正是因為“學以致用”,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情感才會進一步深化,學習效果才會有質的飛躍。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設交流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會話與交流中感悟語言的魅力和價值。
例如,筆者在學生學習了《Hello》和《Nice to meet you》之后,要求學生平時在與老師、同學打招呼的時候就用這些學習到的句子。如:“Hello,I’m Miss liu!”“Good morning!”“Hello!What’s your name?”“What’s this?”“ Nice to meet you!”這些有實際對話需要的情境生活中隨處可見,而且很多數(shù)學生都能參與到真實的交流中,在交流中內化了課堂英語所學,在應用中激發(fā)了進一步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
2.模擬情境,進行“表演”
教材中有很多應用英語的情境,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將靜態(tài)的書本情境搬到教室里來,通過模擬書本中的情境,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配好角色共同表演。同時允許學生自己發(fā)揮,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采用這種方式,學生的興趣很高,同時在表演中學生最大限度地調用了前期所學的英語句子,知識在提煉過程中被進一步強化,語言交際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充分提高。從實際表演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僅是在動口,其腦、口、手等等方面都參與進來了,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語言素養(yǎng)得到有效地提升。
四、結語
隨著新課程的深化,有效教學、高效教學的呼聲愈發(fā)濃郁,那么如何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方法肯定是很多的,限于筆者的理論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文僅僅從“聽”、“說”、“用”三個方面進行了簡單的分析,以期達到拋磚引玉之功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五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