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是圖書館學中的術語,它廣泛使用于各種搜索領域,是起關鍵性作用的詞語。隨著課改的推進,語文教學形式多樣,將視頻、音樂、活動引入語文課堂。這樣,語文課較以前更活潑、有趣。可是在實際教學中,出現部分語文教師由于追求“出新”,而使語文課成了視頻課或活動課的現象,讓語文失去了“語文味”。通過實踐,我發現“關鍵詞”應用,讓語文課堂不僅充滿“語文味”而且高效。
一、以《背影》教學為例,談談“關鍵詞”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應用
《背影》是現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是中學語文課本中經典篇目之一。本文并未從正面直接對父親進行刻畫描寫,而是獨辟蹊徑,選擇了一個特殊的角度——背影,加以刻畫烘托,令人不覺眼前一亮。語言樸素形象而又包含深情是本文的又一大特點。成功的動作描寫是文章又一大亮點。閱讀這篇文章,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躊躇;動作描寫;背影;親情
(一)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掌握下列加點字的音、形:奔喪 狼藉 妥帖 躊躇 蹣跚 頹唐 瑣屑 晶瑩
2.學習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3.體會本文樸實真摯、飽含深情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讀課文,感受親情;品讀課文,賞析背影;悟讀課文,領會要點。
情感目標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體會父愛的深沉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二)教學重點:賞析背影,品味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三)教學難點:細致刻畫背影的原因。
(四)教學過程:
1.視頻導入本課教學
利用多媒體CAI放映電影《獅子王》中的精彩片段和油畫《父親》,導入本堂課教學。
2.出示教學目標,學生明確本堂課任務
3.檢查預習
多媒體出示字詞,讓學生正確讀出,并解釋重要詞語。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示范錄音,學生聽讀,了解主要內容,感受文中情感
注:這一環節強調關鍵詞:親情
5.品味“背影”
注:這一環節強調關鍵詞:動作描寫 背影
6.悟讀課文
這篇文章讓人感動的原因,同學之間交流。
7.總結課文
強調關鍵詞:躊躇 動作描寫 背影 親情
8.作業布置
模仿《背影》中的寫作技巧,寫一篇關于你父親的文章。
在這一教學案例中,關鍵詞語“躊躇”是文章中出現的生字詞,強調它的音、形、意,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字詞教學部分重點突出。“背影”作為關鍵詞語,其一,它是文章的線索;其二,它刻下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凝聚著對兒子的愛,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留給兒子最深的印象,體現了父親的愛子深情,這也是文章以“背影”為題的主要原因;其三,“背影”這種視角新穎獨特,引人想象其正面形象,開拓想象的空間。“動作描寫”是本文中最重要人物描寫方法,文中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爬月臺的動作:探、爬、攀、縮、傾,如此費力卻堅持親自為兒子買橘子,這是真摯而深厚的父愛的自然流露。“親情”是文章的主題,也是對學生情感教育的重要一方面。四個關鍵詞涉及到語文素養的各個方面。這堂課比較成功,因為“關鍵詞”的應用,既畫好了語文這條“龍”,體現了“語文味”;又點了“睛”,語文課堂重點突出。
二、關鍵詞應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1.“關鍵詞”設置要體現語文素養的各個方面
《語文課程標注》中強調語文基本理念之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躊躇”是識字寫字能力方面的;動作描寫是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方面的;親情是思想教育方面的。若想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的語文能力,關鍵詞的設置就要緊扣教學目標,兼顧語文素養的各個方面。
2.“關鍵詞”設置要注意數量適中
“關鍵詞”源自教學目標,但又不同于教學目標。關鍵詞是詞語,而目標是表述性的語句。語文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關鍵詞數量不宜過少,不能低于三個。過少,不能兼顧所有教學目標,涉及語文素養的各個方面,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當然數量也不能過多,超過五個,一方面學生會出現視覺疲勞,記不下來,另一方面也起不到關鍵的作用。關鍵詞要體現“一言九鼎”、“重中之重”。所以,關鍵詞的設置數量以3—5個為宜。
3.“關鍵詞”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是教學活動的目的。教學過程的實質就是學生從一個起點到另一個更高的起點。葉圣陶先生強調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教學工作應遵循的一條規律。關鍵詞應用也不例外。為了讓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的同時又發展語文的各方面能力。我的作法,除了在課堂上給予明確外,還要求學生在課文題目上方記下課文的關鍵詞。在實踐中,我發現學生語文復習時,看著課文關鍵詞就知道了該如何去復習了,實現了“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關鍵詞”應用讓語文課堂充滿了“語文味”,讓這條語文“龍”不會走形。它還是語文目標的高度簡化,讓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掌握更輕松與高效,可謂是點了語文課堂的“睛”。黃厚江先生說過這么一句話: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我想“關鍵詞”也算是對這句話的一種有用的實踐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