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學家喬姆斯認為,語言既有語言活動的一面和語言表現的一面,也有語言能力和語言知識的一面。在有效的語言交際過程中,語言活動、語言知識、語言能力相互作用,相輔相成。英語教學力求實現交際活動教學和知識能力教學一體化。
【關鍵詞】交際性原則;交際能力;興趣;自信
英語是一門語言,不言而喻,語言的功能在于交際,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以書面或口頭方式進行交際的能力,所以學習英語重在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但是在我們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呢?筆者從多年教學經驗中總結,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教師教學觀念上的轉變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關系成為:師講,生聽;師問,生答;師寫,生抄;師給,生收。在這樣的課堂上,“雙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傳統的英語教學下,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這顯然違背了語言規律。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應該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英語教學應從重語言知識的傳授向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并重轉變,特別強調交際能力的形成和培養,強調學生能用所學的語言做事情。學生在語言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更好、更有效的開展交際,從而達到語言教學的目的。由于英語課堂交際是動態的,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學生能夠平等地互動交流,從而遵循《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以人為本”、“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的原則。
二、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交際性原則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是打基礎的階段。在英語教學中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通過試聽、讀寫,特別是“說”來提高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1.巧用課前五分鐘,用輕松的交流進入英語課堂,創設英語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譬如:值日生做報告,介紹自己的家人、好朋友,過去的經歷,主題演講、即興演講,講故事,講笑話等。讓學生盡可能地用自己的語言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在此環節中,教師應注意遵循以下幾個原則:鼓勵性原則: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愿意并大膽的開口用英語去交流;平等性原則:讓每個學生盡可能都有機會開口去表達,去交流;多樣性原則:內容多樣化,形式多樣化,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話題和方式和大家交流;開放性原則:把這幾分鐘放給學生,由他們自己支配,相信他們會盡力展示自己,會給我們驚喜。“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亦如此,學生們經過這幾分鐘的熱身后,很快進入到英語學習狀態,英語氛圍也就充盈了全班;同時,學生的學習熱情、興趣及自信心得到提高。
2.交際能力的培養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首先,教師應用英語組織教學,學生在聽課的同時訓練自己的聽力,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課堂用語,能做到同教師之間的正常英語課堂交流,也創造了英語氛圍。接下去最重要的是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并設計相應的形式多樣的activities,來幫助和促進學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提高技能。新課標倡導的任務性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就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這種教學途徑實際上可以認為是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法的運用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交際,在活動中所學的語言就是交際的工具,學習中學生更注意語言的恰當性、得體性以及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根據課堂內容設計形式靈活多樣的活動。因此,必須把學生置入英語的活動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練,從模擬交際到實際交際,從而達到真正掌握學習英語的目的。
三、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第二課堂即課外學習
開展多方面的英語活動能夠激起學生對語言的興趣,從多方面提高學生英語的綜合素質,建立多方的英語環境,幫助其形成語言體系,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大舉措,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
首先,鼓勵學生大膽地把所學的英語知識用到生活中去。1. 盡量與同學和老師用英語打招呼,“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在生活中熟練使用一些如“I’m sorry.”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It doesn’t matter.”等簡單的日常交際用語,養成讓交際用語脫口而出的好習慣。2.用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寫簡單的書信、日記、賀卡祝詞、發e-mail等,也可以開展一些英語課外活動,如:英語角、英語Party等。通過這些活動真正遵循了英語的“學了就用”原則。
其次,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處學英語。1.多閱讀英語課外讀物,根據自己英語水平選擇適當的課外讀物,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詞匯量,積累語言素材,培養一定的語感。2.聽英語歌曲,看英語電影,培養真確的語音、語調,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從而更大膽地去使用英語,提高交際能力。3.教育學生養成隨時隨地學英語的好習慣。試著去注意服裝上的英文,一些產品上的英文說明,廣告詞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去增長英語知識,提高交際能力是十分高效的。
總之,努力創造一個相對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交際訓練,去進一步感知、分析、理解英語這門語言,從而真正達到了掌握英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躍進.《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東北師大出版社
[2]英語課程標準解讀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3]王燁.《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若干途徑》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新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