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蔓
摘要:在考察中專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時,應從形成學生思維、動手能力上進行切入,從而確保他們在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訓訓練中能建立起自主意識。可見,這種自主意識便成為就業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撐要件。其課堂教學設計,應圍繞著一般能力提高和特殊能力提高兩方面來進行。這里應注意對特殊能力的構筑。
關鍵詞:就業能力;中專;物理;教學設計
目前,各中等職業學院普遍重視將課堂教學與學生未來工作實際相結合。不難理解,這不僅符合當前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作為中專物理課程,其主要以專業基礎課的地位而存在。從課程地位來看,它主要在于支撐學生未來工程類專業課的學習。為此,如何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目標而對它進行教學設計,則成為當下中專課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正是考慮到物理課程在專業教學中的學科地位,因此,在考察它的課堂教學設計時,應從形成學生思維、動手能力上進行切入,從而確保他們在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訓訓練中能建立起自主意識。可見,這種自主意識便成為就業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撐要件。
鑒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一、對學生就業能力的理解
將提升就業能力作為物理教學的前提,意味著需要理解學生就業能力的組成要素,從中分別來應對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問題。具體而言,對就業能力的理解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一般就業能力
1.崗位技能。崗位技能應成為學生未來就業能力提高的關鍵,也是中專教學目標定位的關鍵要素。從當前現代化大生產形態下可知,崗位技能不僅存在于個體自身的勞動技能方面,還存在于團隊生產內部的分工環節。特別對于后者而言,能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藝流程從上游到下游的銜接,則成為更為重要的崗位技能。
2.崗位意識。崗位意識在學校教育中較難把握,因為在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中都很難將該要件引入其中。但不可否認,作為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思想意識,崗位意識發揮著精神動力的作用。從本校畢業生就業現狀所反饋出的消息獲知,部分學生存在著“眼高手低”的問題。這一問題的產生實質,仍在于還未形成正確的崗位意識。從這一點來看,崗位意識的提高應得到重視。
(二)特殊就業能力
在這里筆者還想就某些特殊就業能力進行闡述,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自主學習能力。之所以提出這種能力可歸因于這樣一個現實,即在團隊生產中涉及到專業技能的信息大都被成員自身所保密。因此,就業能力的提升還應促使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自覺總結和彌補崗位技能中的不足方面,以及推動他們在更高格局上完成專業技能的持續提高。這里并不排除“干中學”所發揮出的經驗習得效應,但本文所涉及的特殊就業能力應是在自主學習能力下,所獲得的成體系的知識總結。不難看出,在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應充分關注這一就業能力的培育。
對以上兩個方面就業能力的理解,便為下文的教學目標定位提供了切入點。
二、理解基礎上的課堂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以上一般就業能力和特殊就業能力的理解,以下也將在兩個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一)一般就業能力提高的目標定位
1.崗位技能目標。上文已經指出,物理課程屬于專業基礎課,其主要起到支撐專業課程學習的目的,而專業課程才涉及到具體的崗位技能問題。因此結合這一點,在教學設計中應突出學生對基本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與工作案例相融合的情況下拓展對該物理知識的應用解析。
2.崗位意識目標。物理課程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們的崗位意識,這著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但筆者認為,可將崗位意識中的關鍵要件提煉出來給予重點傳遞,即職業操守、進取精神等。針對這些要件的課堂教學便容易把握了,即可以將物理發展史中的重要人物梳理一下,將他們的職業精神通過故事的形式根據課程內容需要傳遞給學生。這樣一來,便能完成這種崗位意識的塑造。
(二)特殊就業能力提高的目標定位
在崗位中所建立起的自主學習能力,其具有很強的指向性。該指向性具體表現為,解決工作實際中出現的問題。從這一邏輯出發可得,將問題和探究導向引入到物理教學中便能獲得這樣的能力培養。
1.問題導向。這實際上就是改變傳統的教師先講、學生后做的模式,而是通過共同解決某一問題來引入知識點,并最終應用該知識點。通過問題導向下的物理教學模式,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此推動下逐漸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2.探究導向。探究的主要特征就在于討論和把握問題,這需要建立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之上。因此,這在物理課堂教學設計中體現為教學組織要素。不難看出,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目標定位下的教學設計分析
根據以上所述并在目標定位下,教學設計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一)一般就業能力提高的教學設計
在崗位技能和崗位意識能力的提高上,可以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在具體的應用上,應注意夯實學生的基礎物理知識,并恰當的將該物理知識奠基人的故事傳遞出來,從而增強學生在職業進取精神和奉獻精神的理解。實踐表明,中專學校物理教學對于后者是不關注的,而筆者卻強調這一點。
(二)特殊就業能力提高的教學設計
1.問題意識能力培養。以大氣壓的講授為例:教師在導課過程中提到:在網上看到我們在高原上的邊防官兵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飲水的水源來至雪山,做飯、煮面用的是高壓鍋。這個問題就很明確了:為什么在高原上的官兵會用高壓鍋做飯很煮面?由此,整堂課就是在圍繞著這個問題展開,從氣壓大小與水的沸點溫度的高低入手,漸漸的邁進問題解決的實質。
2.探究意識能力培養。以重力加速度為例。學生都知道重力加速度g,與物體的質量m相乘,就等于物體的重量。這時就引導學生思考和計算,如果一個航天器以2g的加速度上升,里面的宇航員將承受多大的壓力。同時,讓學生想象飛機以大于g的加速度下降,里面的乘客將會是什么感覺。這樣一來,就改變了一談重力加速度,學生就“往下”的慣性思維,使得他們的思維變的圓潤。
綜上所述,以上便構成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誠然,關于本文主題的解題思路還有很多,但本文仍從獨特的視角下對文章主題展開的討論。本文所獲得一般結論,仍適合于其它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設計之用。
四、小結
本文認為,在考察中專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時,應從形成學生思維、動手能力上進行切入,從而確保他們在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和實訓訓練中能建立起自主意識。可見,這種自主意識便成為就業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撐要件。其課堂教學設計,應圍繞著一般能力提高和特殊能力提高兩方面來進行。這里應注意對特殊能力的構筑。最后,本文權當拋磚引玉之用。
參考文獻
[1]張曉芳.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獨立創新[J].現代交際,2010(12).
[2]胡紅兵.問題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才智,2011(1).
[3]朱紹海.淺談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復習課[J]. 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8).
[4]馬占杰.提高初中物理復習課實效性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