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
摘要:目前諸多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著許多問題。為進一步提高教科研水平,必須加強并完善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文章針對高校實驗室的特點和目前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如何加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組成的建議, 強化日常教學環節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規范和強化社會實踐教學四個方面。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建設;實驗室管理
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復合應用型人才,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但是, 由于各地區區域經濟不同,地方教育的實力也大相徑庭,以及在培養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理論脫離實踐的現象較為嚴重, 造成普遍的高分低能現象。像我校錄取的學生普遍都是理論基礎薄弱,動手能力差強人意,學習習慣自律性較差的學生,對高校實驗室的管理模式、對實驗管理員的要求會更高。然而利用實驗室教學培養具有高實踐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實驗室的特點
(1) 實驗室類型多:基礎課、專業課、學生創新等實驗室, 相對獨立,管理難度大;
(2) 實驗室資產龐大;
(3) 實驗室有的實驗要在高電壓和高轉速等條件下進行;
(4) 實驗的類別及項目多,課務繁重;
(5) 實驗過程產生的耗材、廢品較多;
(6) 實驗室要達到高使用率,因此人員集中且流動性大。
二、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管理。我國高校近年的實驗室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現代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許多高校的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往往要滯后于社會的高速發展:面臨著實驗儀器落后,實驗用房不足、配套器材滯后的現狀。尤其在實驗室的科學建設與科學管理上,較難做到與時俱進。因此實驗室教學不能達到讓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的,影響了教學質量。
2),關于基礎的實驗內容缺乏反復訓練,關于深度的實驗缺乏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室教學是現代化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是在目前許多高校的實驗室教學當中,操作性和驗證性實驗被設計得過于單一化,學生易完成的啟發小,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理解專業基礎知識的能力,學生不易完成的更是一無所獲。現在的大多數實驗室教學體現了專業性、實踐性,但是缺少綜合性與創新性。除此之外,某一實驗室只針對單一的課程或專業開放,各個實驗室之間也缺乏聯系,導致了綜合性教學難以實現;實驗課程缺乏靈活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3),實驗室管理人員缺乏相關知識。高校對實驗室管理人才的培養沒能受到關注,實驗室管理人員專業技能方面普遍偏低。這就導致現在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室都缺乏專業的或是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管理和設備維護。其最主要的原因高校對實驗室管得的重視程度不夠所導致的。
4),管理方式落后。高校實驗室信息(包括儀器設備、教學實驗、科研課題、研究成果、實驗項目更新、實驗報告數據、實訓課程內容的更新等信息)具有數量大、應用廣、變化較為頻繁、交流需求迫切等特點,若未能信息化、網絡化及時更新、未能實現計算機管理、實驗設備也未能進行數字化備案。這就導致實驗室管理的總體效率低下,且管理員不能及時跟蹤教學、隨堂指導。
5),實驗室管理監督工作、管理職責不明確。缺乏健全的實驗室監管制度、監管工作不到位。往往有監督之名,卻讓管理員自查居多。由于缺乏有效監管,許多實驗活動達不到預期效果。難以建立起對整個安全工作實行全面管理的領導體制。實驗室沒有明確專職安全員, 特別是在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夠。
6),安全意識淡漠。相當一部分師生的安全意識不強, 存在著上好自己的課,安全工作只要現場工作人員注意了, 就出不了大事的麻痹意識和僥幸心理;安全知識缺乏。實驗室管理者對安全知識了解很少,缺乏對火災中有害氣體的預防和自救逃生技能的訓練。在實驗過程中不規范的操作現象較多。
三、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改革的建議
1),重視對實驗室建設與管理。一是加大實驗室建設的投入,結合任課老師以及管理員的建議從硬件上提高實驗室的綜合性,實用性,同時保證維護設備的便捷性,為具有綜合性與創新性的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實驗室環境;二是進一步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明確實驗室管理的職責;三是建立實驗室管理績效方案,明確實驗教學任務與實驗工作量;四是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提高實驗教學的創新性與綜合性,給與學生提意見的信息渠道。
2),加強實驗師資隊伍建設。定期對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進一步提高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建立一支思想過硬、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安全管理人員隊伍。如安全知識講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器材使用、基本技能訓練等。完善實驗師資隊伍的管理結構,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技術化管理能力,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培訓方案,充分調動實驗室人員的積極性。
3),改善實驗室管理手段,節約成本,節省時間。計算機網絡技術應服務于實驗室管理。網絡化可大大提高實驗室管理效率,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動性。單一地紙質類資料收集,占用太多工作時間,消耗太多工作熱情,同時,通過網絡化管理手段建立的數字平臺可以進行高校實驗室教學數據交流共享,也利于學生課余時間學習參考。了解實驗室管理的流程。
參考文獻
1、崔政斌,邱成.企業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蔣愛鳳,胡喜.高校實驗室建設及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4).
3、馬紅梅, 徐仲玉, 呂霞, 等. 實驗室安全與環保工作相結合的實踐[ J] . 實驗科學與技術, 2008, 6(1): 143-145.
4、林衛峰.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及其對策創新研究[ J] . 實驗室科學, 2008 (4) : 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