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碩
(東北電力大學媒體技術與傳播系 吉林 吉林 132012)
網絡教學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所提供的學習課程和學習管理模式進行發現和探索式的學習。而流媒體技術在網絡教學中越來越受重視,在網絡學習中流媒體技術可以實現視頻課程的實時傳輸和播放功能,能節省了大量的磁盤空間,對系統緩存要求較低,啟動延時短等特點,學習者無需等待整段視頻下載完成,就能收看學習內容。
流媒體是指用戶通過網絡或者特定數字信道邊下載邊播放數字媒體數據的一種工作方式[1]。流媒體技術是要將通信技術、數字媒體技術其中包括視頻的采集、壓縮、編輯、存儲等,將這些復雜的技術很好的結合,才能保證良好的播放效果。流媒體播送形式主要有直播(live)和點播(on-demand),P2P技術也可應用在流媒體播送中。可以通過校園網架設服務器,來發揮P2P網絡的優勢,使網絡上同時觀看視頻的校內學生,能夠相互共享資源,減少服務器的壓力,有效提高了在線視頻的流暢度。[3]
基本的流媒體教學課程系統結構圖:如圖1所示。

圖1 流媒體系統構架圖
(1)流媒體壓縮編碼:將教學視頻內容經過編輯軟件的設計后,再把視頻課件分成壓縮包,形成碼流,在上載到流服務器。
(2)流服務器:是指將獲取的流媒體數據包進行存儲并發布到互聯網上。
(3)互聯網:英文:Internet,又稱英特網。是網絡與網絡之間所串連成的宏大網絡,這些網絡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
(4)用戶接收端:通過游覽器或視頻播放器進行緩沖、解碼實現同步流媒體播放,還可以反饋控制信息,對流媒體進行控制
可以通過攝像機將教師的整個過程授課過程錄制下來,也可以使用各種屏幕錄像軟件來錄制課程。可以利用Helix Producer軟件將視頻課程制作成流媒體格式文件。
(1)教師端:需用配備多媒體計算機、攝像頭、麥克等硬件設備。
(2)服務器:主要由Web服務器和流媒體服務器組成。
(3)網絡設備:采用交換機和路由器等設備通過TCP/IP協議連接到Internet。
(4)學生端:需要一臺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和音響、攝像頭、麥克等輔助設備。
軟件平臺系統主要有界面模塊、學生板塊、教師板塊,管理模塊、評估模塊四部分組成。可以實現離散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可以作為正常課堂教學。
(1)界面模塊:要盡可能的人性化,要給人以親切、簡潔的感覺,整個界面的結構要清晰,各功能模塊明顯,操作便捷。[3]
(2)學生板塊:該模塊包括身份注冊和認證、學生學籍管理、選課管理、考試管理、討論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模塊實現選課、學習、問題的討論和課程考核等功能。
(3)教師模塊:該模塊包括身份注冊和認證、課程管理、答疑管理、試題管理、作業管理,教師可以進行課程的編輯、試題的發布、檢查作業、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
(4)管理模塊:可以發布通知和公告,對教師用戶和學生用戶的信息資料進行管理。確保軟件平臺穩定運行。
(5)評估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個性化學習,還能夠通過評估系統隨時反饋對教師、課程、課件和系統的意見和建議,將這些反饋信息提供給教師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2]
流媒體技術應用在網絡教學中,教學內容等信息源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網上教育信息資源已經不是幾個教師的知識量能相比的,大量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流媒體網絡教學實現了教師與學生非實時交互的多媒體教學工作,也解決了視頻課程下載時間長以及播放同步等問題。對于網絡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管理等工作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是網絡教學的靈魂,能否通過先進的技術改進教學模式,提高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挖掘學生的最大潛能,是我們未來需要繼續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課題。
[1]張文俊,等編.數字媒體技術基礎[M].上海大學出版,2007,3.
[2]胡冬萍.基于流媒體技術的現代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與電腦,2008(19).
[3]江百林.基于P2P的流媒體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