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瑾
摘要:親和力是節目主持人特別是少兒節目主持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親和力的提高,絕不僅僅是一些表達技巧的掌握,它包含了一個主持人整體形象的塑造和全面素養修煉;掌握少兒語言和習慣,有耐心和愛心,了解少兒習性,培養童心童趣。要讓你走進兒童的世界里,從你的言行能看到兒童的影子,這應是一個少兒節目主持人的必修課。
關鍵詞:主持人;少兒節目;培養;親和力
中圖分類號:G2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6-0129-02
親和力是節目主持人特別是少兒節目主持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較其他類型的節目主持人,少兒節目主持人對親和力的要求會更高,更特殊一些。這主要取決于節目的受眾——一群可愛的孩子。因此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親和力的表現是否恰當得體,直接關系這期少兒節目是否得到孩子們的喜愛。小朋友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是不一樣的,這就決定了少兒節目主持人除了要具備主持人基本素質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能與孩子們進行良好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了解其所想所需的特殊能力。也就是說了解少兒節目的受眾……小朋友的心理特點,用孩子們的思維方式,與他們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對于一個少兒節目主持人是十分重要的。少兒節目主持人,要善于觀察小孩子的情緒變化,這就需要有著很好的親和力和耐力。
一般而言,親和力的表達方式包括到位的點評與簡潔的解說,自然的參與和表演等。而少兒節目主持人在做小朋友的節目時,不僅僅要做到這些,還要把自己的心態融入到孩子的世界里,切不可以大人的身份對他們進行說教,雖然孩子們還小,心卻是敏感的。在和小朋友互動交流時,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我們時而是他們的玩伴、朋友,和小朋友們一起游戲玩耍;時而要是他們的哥哥姐姐,照顧關心他們。少兒節目主持人不僅要有年輕的外表,還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喜歡孩子們,喜歡和孩子們平等的溝通,這樣才能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歡,才會吸引我們的小觀眾。像央視的鞠萍姐姐,作為較早時期的專業少兒節目主持人她以活潑、自然的形象氣質獲得了成千上萬的小朋友們的喜愛。
那么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如何更好的把握親和力在節目中的分寸呢?
一、了解少兒習性
(一)要有耐心和愛心
少兒節目主持人比較特殊,與其他主持人有很大不同。因為孩子們可能是首次參加節目錄制,心里多少會有些緊張,年齡小在節目錄制時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也不一定能較快達到節目的要求和把握表演方面的要求,這就要求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調動孩子們積極性和表現欲。當孩子們們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表現的不是那么好的時候,我們不但不能像對成年人一樣催促他們,更不能訓斥他們,要耐心指導孩子們,引導小朋友們重新投入到節目當中,要對孩子們多進行言語上的表揚、鼓勵,激發他們的潛能。另外,如果主持人能夠在錄制節目前有機會和小朋友們進行較多的互動、交流,那么在錄制節目是就能更好的幫助小朋友克服他們小小心靈中的緊張感,更好地在舞臺上表現,讓他們感覺到主持人并不陌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好朋友,是和他們一起玩耍的好伙伴。這樣在節目錄制的過程當中,主持人與孩子們的關系就會更加融洽,有利于節目的成功[1]。
(二)了解孩子們的習性,培養童心童趣
少兒節目主持人,在工作上、生活中要時常觀察小朋友們的生活習慣,語言模式,這樣才能在語言和行為上更接近孩子們,更好地與孩子們進行溝通。少兒節目主持人應具備“游戲感”。而“游戲感”恰恰是從孩子們的“玩”中提煉出來的。面對寓教于樂的少兒電視節目,當然離不了游戲。那么少兒節目的主持工作更需要建立起“游戲感”。因為節目的受眾是孩子,而且節目本身需要這種“游戲感”所帶來的節目主持狀態。這樣既能拉近與小朋友們的距離,又能給主持人自己帶來愉悅和享受。有些游戲雖然看似簡單,甚至作為成年人看來較為幼稚,但是只要我們和孩子們一起玩時,仍要用心去體會孩子們的樂趣,與他們一同歡樂,讓孩子們的情緒得到更好地釋放。另外,少兒節目主持人在造型、著裝時也要考慮到節目的受眾是小朋友,一要符合節目風格、節目主題:二要考慮小朋友的喜愛與接受能力。少兒節目主持人在化妝時要以小清新、可愛、陽光為主。像中央電視臺的月亮姐姐、小鹿姐姐總是給人一種活潑開朗、陽光可愛的感覺。
(三)掌握少兒的說話方式和行為習慣
小朋友在說話的時候有獨特的表達方式,比較愛用較多的感嘆詞匯和疊聲詞匯,所以,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要多使用這類語言。例如,“鴨寶寶在湖里游來游去,它們在干什么呢?哦,原來啊,它們在尋找自己的媽媽。”孩子們參與節目的積極性會被生動形象的語言所調動,主持人說的內容會讓小朋友聽起來覺得很有趣,從而就能更加專注地參與到節目當中。但是男性少兒節目主持人也要避免過于嗲聲嗲氣,既要做到能夠使用孩子們的語言同時又要避免過于裝嫩。這方面,央視的月亮姐姐就做得很好,語言簡單、大方,又特別能夠吸引孩子們的喜歡。
(四)動作語言和面部表情相結合
少兒節目主持人與其他節目的主持人的不同之處在于少兒節目的受眾是一群少不經事的孩子們,這些孩子處于一個積累知識的學習階段,對于很多語言不是特別的理解,對一些成年人習慣的思維模式和一些書面化的語言不能正確的理解。這就要求在錄制節目時少兒節目主持人應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要盡可能的運用孩子們能夠理解的詞語、句子和生活化的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2]。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和動作語言,使節目內容能夠更加引起小朋友的關注,也使他們能夠更加理解節目內容。例如,為了講述小紅帽的故事,我們不僅要在語勢、語調上體現小紅帽的心理變化,面部的表情也要隨著情節的發展變化而變化。表現小紅帽天真爛漫的狀態時可以輔以肢體語言來配合,讓小朋友更易被形象生動的表達方式所吸引,也讓孩子們更易理解故事的內容。但不能過多使用肢體語言,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五)增強臨場應變的能力
孩子們的思維不像成年人是連貫持續的,孩子們的想法往往是跳躍隨性的,他們的舉止言語往往不可能完全按照節目的預先設想來進行,小朋友們沒有一個完整節目錄制的概念,所以在節目錄制時會經常出現一些突發性事件。比如小朋友可能會時常迸發出來一些事先并沒有設計的動作或語言,這就要求在節目錄制的現場我們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及高超的掌控能力,這樣在出現突發事件時才能及時的掌控局面,進行調整,確保節目順利錄制。
二、做到形象、語言、人格、個性美
少兒節目主持人是少兒節目的播講者,也是節目的編輯、制作者,更是節目的主導者。他象一個橋梁架設在記者、編輯和廣大聽眾、觀眾之間,在廣播電視傳播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少兒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必要的客觀條件的支持,如單位的重視、培養,良好的工作環境等,同時,更需要節目主持人本身的自覺追求。這種追求包括思想、知識、工作、美學等多個方面。歸結一點就是主持人一定要具備親和力,就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親和力而言,應該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形象美
所謂形象美,就是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形態首先要美,要給人以美的愉悅、美的感受。主持人的容貌、言談、音色、舉止、穿衣打扮等外在因素在受眾心目中的總體印象決定了廣大電視觀眾能否接受、喜愛一位節目主持人。這種形象美包含了節目的構成形式以及主持人的語言、形象、服飾、風度等方面的美,特別是形體動作美,形體動作是外在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主持人的表情、目光、手勢、體態、坐姿等每一個細節動作都不會逃脫廣大受眾挑剔的目光。自然大方的目光交流、情感豐富的面部表情,輔以必要的手勢和自然得體、優雅的姿勢體態都會給觀眾以美的享受。主持人的形體動作是節目傳播者與觀眾之間的一種認同與交流,是一種大眾傳播中的一種表達行為,這一點在親和力方面的意義十分重要。
(二)語言美
一名負有媒介使命感的優秀的主持人必須運用自身的語言功力讓信息的傳播產生意義。媒介傳播產生意義的語言,是一種建立在美感基礎上的語言,是一種直接融于我們的生活的語言,并借用生活的易于理解、質樸自然的語言。從媒體的藝術表現力來說,聲像語言在逐步分類化方向發展,紀實語言內的意象語言、抽象語言、抒情語言等,使得廣播電視節目傳播力、感染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各類聲像語言雖有不同的敘述方式和表意功能,但從現代社會的觀念來看,都是要求主體對客體的介入。只有主持人與人與物去對話,一部作品才能得以由紀實的功能上升到發人思索的層次上去。其次,主持人美的語言還要具備某種誘發力,以引發受眾的優勢興奮的共鳴點,即心理熱點。這需要主持人在生活中去發掘受眾的易感點所在,用非常到位的語言去碰撞受眾自我實現需要和久蓄的易感點,才能激起受眾的共鳴和思考,形成輿論中心。但這種碰撞必須是不加粉飾,自然成文。
(三)人格美
電視節目發展的現階段,作為主持人必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坦誠的面對受眾,吸引受眾,接受受眾們的品評;必須以堅實有力又富有個性色彩的人格魅力去整合節目、塑造形象。主持人審美人格的生成過程也是主持人的自我實現的一種創造性的過程。主持的魅力來自健全而個性的人格,主持的靈魂來自深刻的人生體驗。對于一位優秀的主持人來說,出色地表述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實際中他們接觸最多、最熟悉的生活,而是某一刻對他們的心靈觸動最深,讓他們有了最深刻的體驗的生活。主持人的人格魅力是以對人生的豐富體驗為基礎?!敝鞒秩说呢S富體驗,指的是他獲得愛、友誼、尊重和成就時的感官感受,以及他所接觸到的新聞點對他內心帶來的撼動,并以此作為主持節目的情感動機。
三、小 結
少兒節目主持人的事業是一種創造美,形象美、語言美、人格美、個性美的事業,也是“創造”的具體表現。它們的完美結合使我們的少兒節目主持人充滿了迷人的親和力,也讓少兒節目的電視傳播活動更加令人神往。
參考文獻:
[1] 李安.中國應用主持藝術[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
[2] 陳京生.電視播音與主持[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