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占艷
(徐州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近幾年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和教師職業幸福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教師如何有效進行專業自主發展并從中收獲職業幸福已成為關乎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將依據對徐州中小學教師進行的專業自主發展的問卷調查,從實際角度出發,以此為視角展開對徐州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探討。
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是指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動力,自覺承擔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激勵自我更新,通過自主反思、自主專業結構剖析、自主專業發展設計與計劃的擬訂、自主專業發展計劃實施和主專業發展方向調控等實現自主專業發展和自主更新的目的。[1]教師個體在自己職業內部獲得的這種專業發展需要不斷地適應教育環境、教育工作和教育條件,從而讓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得到完善。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就是指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獲得滿足、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發揮自己潛能并伴隨著力量增長所獲得的持續快樂體驗。[2]職業幸福感是個體在職業活動中的一種主觀感受,具體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能順利地應對工作,實現自身的價值,達到身心的愉悅。要體驗這種職業幸福感,就要個人的特質與社會的需要達到良好的協調。
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和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緊密相關的,可以說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獲得的基礎和來源。教師只有在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應對教學目標、勝任教學工作,并從自身的教學過程中獲得他人的肯定和贊賞,從而達到身心的愉悅,最終收獲從教中的幸福。只有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和提高,才能為職業幸福感的獲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此次問卷調查主要是為了了解徐州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現狀,經過小組成員研究,設計出一份單選和多選問題相結合的調查問卷。為力求得到最真實的情況,課題小組成員對徐州地區下轄的各類中小學進行了走訪,并對徐州中小學教師發放調查問卷216份,經過整理最后獲得有效問卷172份。此次問卷調查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形式。其中封閉式調查的題型均為選擇題 (單選題與多選題),開放式調查的形式為訪談。問卷選題涉及教師職業情況中的以下幾個方面:教師自主發展的意愿,教師自主發展的能力,教師自主發展的行為與策略,影響教師自主發展的因素,期望能對徐州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情況進行摸底,并試圖探索分析這種發展現狀對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
以下我將從調查問卷數據統計分析的角度出發,具體分析徐州中小學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現狀及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
(一)教師職業幸福感現狀——幸福缺失。
在分析這些問卷中我們發現,目前徐州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普遍缺失,教師對自身的職業滿意度不高。例如:
當被問及“對教師職業滿意度”時,具體情況如下:

選項 很滿意 一般 有機會想改行 隨時準備換職業百分比34% 52% 12% 2%
當被問及“您當教師的原因的時候”,具體情況如下:

選項 個人追求愛好 家庭因素 機緣巧合百分比35% 20% 55%
通過以上數據的分析可以顯示:目前徐州中小學教師對自身的職業滿意度不高,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僅有少部分教師是出于自身的興趣愛好,大多數教師是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這種職業選擇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對自身職業幸福感的缺失。
(二)職業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我認為徐州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師專業自主發展不積極,二是職業倦怠。例如:
當被問及“尋求自主專業發展的積極性”時,具體情況如下:

非常積極 比較積極 一般 比較不積極 非常不積極6% 41% 49% 4% 0
當被問及“對教師進行其自主專業發展的目的”時,具體情況如下:

選項 職務提高 收入 尊重 自我完善百分比34% 27% 23% 16%
當被問及“自主發展的規劃與實施情況”時,具體情況如下:

擁有并積極實施計劃與目標有想法,沒實施目標不明確,很少考慮從未考慮25.5% 52.3% 16.8% 5.4%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徐州中小學教師在追尋專業自主發展中表現得不夠積極,大部分教師選擇專業自主發展更趨向于功利主義,并且在專業自主發展的規劃與實施的過程中只有少數人目標明確并積極地付諸行動,這也就說明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不夠明確積極,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這樣的專業發展目標也勢必導致教師自身的職業倦怠,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很難獲得身心的愉悅感,最終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獲得。
(一)教師:增強自身職業認同感。
教師職業認同,指的是教師對所從事的職業在內心里對它的價值與意義的認定,并能夠從中體驗到樂趣與幸福。[3]所以要想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首先要增強教師自身的職業認同感,讓教師在肯定自身職業的前提下擁有快樂幸福的心理體驗。
1.端正教師的職業價值觀。根據對徐州中小學教師的部分調查問卷的總結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徐州中小學教師對自身職業價值的認定仍然存在誤區,受自身追求功利主義的影響較為嚴重,大部分教師都是因機緣巧合或因謀生的需要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同時對自身職業的滿意度也較為低下,這些都成為影響教師擁有職業幸福感的主要內容。所以,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必須首先端正自身的職業價值觀,在職業規劃中充分地尊重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持續發展,這樣才能擁有對自身職業的更好認定、熱愛和滿足,從而在良好的職業情感中積極進修和主動追求自身專業發展,以提高和完善自己為目的,讓職業價值的選擇不再僅僅流于形式。
2.增強專業自主發展意識。教師自主發展的需要和意識是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主觀動力。[4]因此,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應該是教師內在的一種需求,而不是受一些職位晉升、職稱評定等現實功利的影響而被迫地去接受培訓、交流與發展。目前徐州中小學教師的專業自主發展意識還不強,很多人都比較安逸于現狀或者是被迫地受到社會、學校的壓力而進行接受式的被動發展,只有少部分教師是在自己積極自愿的前提下去追尋自身的進步和提升的。因而,這樣的發展是無意義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追求專業自主發展的過程中遵從自覺自愿的原則,實現由“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實質性轉變。
3.培養健康的身心。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作為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所面臨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據問卷調查了解,徐州中小學教師普遍面臨著職稱評定、考試進修、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壓力,很多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強烈,在教育教學中帶來很多的負面情緒,甚至會進一步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這些因素的存在都將阻礙教師對職業幸福的追尋。因此,社會要善于給予教師一個相對寬松的輿論環境;學校要轉變對教師的評價方式,以引導為主、考核為輔;教師在面對教學壓力時,要學會變被動為主動,認真地分析當前所面臨的形勢,努力搞好人際關系,力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健康積極的心態,主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事業中來,感受教育過程所帶來的幸福。
(二)學校:注重搭建實踐平臺,讓教師實現自我價值。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對學校提出了新的挑戰,學校要積極地迎合目前這一教育改革的形式,努力為本校教師提供積極寬松的環境,不斷地進行探索,找到迎合本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支持系統和發展途徑,讓教師借助學校的這一良好平臺,實現自我價值。
要達到這一目標,學校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學校要努力營造高品質的文化環境,輕松和諧美麗的育人氛圍。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教師的身心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學校可從小處著手,注重改善教師的辦公環境、用餐環境和居住環境,努力為教師提供一個舒適和諧的工作和學習氛圍,讓教師切實體會到身心的愉悅。二是努力構建本校文化特色。學校要不斷根據自身校園文化和理念提升本校園文化內涵,彰顯屬于本校的育人特色,增強教師的校園歸屬感。讓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擁有本校文化特色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三是學校要積極為教師搭建專業自主發展的平臺,從實質性的角度出發,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培訓和進修機會,注重發揮學校科研小組的領頭作用。四是改革學校的評價機制。以往的以學生分數片面評價教師的教學成果的做法嚴重挫傷了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越來越多的教師從中收獲的是職業倦怠的情緒,因此學校要努力改革評價機制,以發展性的眼光淡化評價和比較功能,以評價的目標導向為主,引導教師實現自我反思,力求做到評價的公平、公正、合理。
(三)社會:注重營造精神氛圍,給教師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
受傳統尊師重教思想的影響,教師一直扮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角色,在眾人眼里,教師應時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帶頭作用。“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這樣一種社會心理,即教師就必須是智慧品德完美的化身,身為教師不能犯錯。因此,一旦教師犯錯,往往就會引起巨大的公憤,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媒鋪天蓋地的聲討之下,教師感覺成了過街老鼠,含辛茹苦卻不被理解,自然覺得百般委屈,產生厭教情緒”[6]。
因此,社會要給教師努力營造精神氛圍,給予教師群體以更多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包容,努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淡化社會輿論對教師的評價,給教師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從而緩解教師的職業壓力和心理壓力。教師只有覺得自身的壓力減輕了,才能放下包袱潛心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把良好的情緒帶給學生,產生積極的效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地與學校領導、同事、學生,以及家長加強合作和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從而達到師生的共同和諧與進步,讓教師增強自我價值感和自身存在感。
(四)國家:注重物質政策保障,讓教師職業幸福無后顧之憂。
近幾年,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的質量和教師的社會地位。“教師是從事一種教育活動的職業人,他必然有作為人所具有的一定的物質需要,只有在物質需要達到一定水平之上,才可能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或精神幸福”[5]。可以說國家在教師的職業幸福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從問卷調查了解中可以發現,目前徐州中小學教師在追求專業自主發展的過程中有27%的人是以提高收入為目的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部分徐州中小學教師對目前的工資待遇是不滿意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和徐州相關的教育部門要將關注教師的職業幸福提高至實質性的角度,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號和形式上。政府要切實加大對教育的投資力度,努力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設備,完善教師的激勵政策,不再把學生成績作為教師的唯一評價標準,這些措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尤其給予徐州農村中小學的教師以更多關注,讓教師在職業選擇中無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
[1] 姚安娣.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12.
[2] [5]陳月霞.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J].教育教學研究,2007,29.
[3] 孫鈺華.教師職業認同對教師幸福感的影響[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0(5).
[4] 周建忠.如何激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內驅力[J].小學教學參考,2007(9).
[6] 劉雪平.誰動了教師的“奶酪”——追求教師職業幸福感之我見.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2011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