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8)
思想政治新課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雹龠@就使得思想政治課無論在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教學時間、教學地點、教學評價、教學資源等都將沿著開放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校一直在貫徹自主學習理念,開展各種嘗試,質疑本也是其中一項,筆者據此展開研究。
政治質疑本在使用過程中收效甚微,為了避免流于形式,筆者開始對學生政治質疑本的應用情況進行現狀調查,深層分析。
首先調查的是筆者剛接手的任教班級高二(9)班,共50人,史政班。我校地處市中心老城區,學生均來自普通家庭,家長學歷參差不齊。政治質疑本應用情況調查如下(見表1)。

表1
從現狀調查中筆者發現以下幾點:
1.學生沒有合理規范應用質疑本的意識和習慣。只有6人有專用本,大多數用的是散紙。
2.教師沒有提出明確的規范要求,更沒有重視去檢查學生的質疑本,造成學生不知該怎樣寫,怎么用。
3.大多家長對質疑本有一定的認識,但無要求無檢查,從未真正關心過孩子質疑本的使用情況。
造成現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學生的無知?是家長的漠視?還是教師的忽視?調查結果讓筆者感到震撼,老師們在慨嘆學生成績總是提高不了,怨學生、怨家長的同時有沒有反省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
在調查分析、深入思考之后,筆者想通過“認識質疑本——規范質疑本——應用質疑本”的三部曲來改變質疑本的使用現狀,和學生共同挖掘質疑的意義,讓學生會用質疑本、用好質疑本。
調查中得知,學生知道看書做題時會有質疑,卻沒有用“質疑本”的意識。于是,筆者上了一節政治綜合實踐課“政治質疑本,你是誰?”引導學生圍繞“什么是‘政治質疑本’?質疑的價值何在?”收集資料展開討論。學生們在討論中明確:政治質疑本指學生在政治學習中專門用于寫質疑的本子,在政治學習中質疑本是必不可少的,而質疑的最大價值在于體現了我們掌握一些技能所經歷的探索、猜想、推理、演變等過程。質疑本的規范使用能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質疑本有效應用的前提是如何規范使用質疑本,調查中全班只有6名學生使用專門的政治質疑本。還有14人也用了本子,但不是專用于寫政治質疑的,而其余學生大都是在老師檢查的時候隨意在書包里找了一張紙寫質疑。筆者將每位同學的原始質疑拍下來,讓他們自己看看寫的是什么,部分學生的質疑沒有思想的廣度、深度,毫無“質疑”的意義,沒有很好地體現出文科學生的素養。經過總結和反思,大家都認為應該規范使用質疑本,和“質疑紙”說再見。后來筆者和學生共同擬訂了“政治專用質疑本使用指南”,如下所示:
高二(9)班政治專用質疑本使用指南
1.質疑本的“一專多能”
“一?!敝赣靡槐菊伪咀鳛椤皩S觅|疑本”,質疑要打在專用質疑本內頁。不要在“專用質疑本”的封面、背面等地方寫質疑。不得隨意更換,不得與其他學科質疑混用。用完的本子交給老師放入個人成長記錄帶,然后準備一本新本子。“多能”指“專用質疑本”有多種功能:(1)最主要的功能是寫質疑,如概念的質疑、分析的質疑,等等。(2)課堂中的思考題,不上課堂作業本的題目,做在“專用質疑本”上。把質疑就寫在所做題目的旁邊,便于對照檢查。(3)教師上課講的重點板書用質疑本記錄,平時自己的收獲,即解題竅門、疑難之處用質疑本記錄。
2.質疑本的“超凡地位”
“專用政治質疑本”一律夾在政治書里,上課時、做作業時方便拿出,杜絕以往一做作業就拼命翻書包找“質疑本”的現象,將“專用政治質疑本”作為必備的政治學具,與政治書同等地位,與課堂作業本也同樣重要,將其作為必備作業本之一,由此可見其“超凡地位”。
3.寫質疑的具體要求
(1)將一頁紙一折兩份,即兩豎行。按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的順序書寫。
(2)保持質疑本的整潔,不要亂涂亂畫。
(3)要求字跡清楚,書寫盡量規范。
(4)注意質疑書寫的條理性。質疑上必須注明題號或順序號,然后再解答。這樣復查時可方便查找、核對。
(5)質疑本中有錯誤的地方要打“×”。
(6)需要通過畫圖解決的,一般也要在質疑上考慮好圖形的大小、位置、形狀等。盡量合理安排空間。當頁沒用完不要跳頁,充分合理利用質疑本的每一頁紙,做到不浪費空間。
有了相對統一的規范要求,就要有相應的跟進措施。知識通常是人們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人們需要親身探索和經歷事物的機會。②“結合“政治專用質疑本使用指南”,筆者決定開展“五星質疑本”評比活動,并設計了“一周作業、質疑本應用情況的對照記錄表(表2)”,讓學生每天對照填寫。

課堂作業家庭作業作業情況應用質疑本情況應用質疑本情況成績成績學習等級(自評)書寫 條理 對照書寫 條理 對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自己的話教師的話家長的話
表 2:高二(9)班()同學一周作業、質疑本應用情況的對照記錄表
此表中主要記錄這一周學生的作業成績和應用質疑本情況。從書寫、條理、對照三方面來記錄應用質疑本情況。評價采用五星制,即作業情況好得一顆☆;質疑本書寫規范得一顆☆;質疑本有條理得一顆☆;作業與質疑本對應的得一顆☆,在質疑本應用監控過程中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每天自評。把每一天的作業作為質疑本應用情況檢查的平臺,對每天的質疑本應用監控。主要采用教師監督指導的方法,以學生自評為主。
2.每周互評。每周一將學生上周的質疑本在小組互評,教師再根據學生的情況有的放矢進行小結、評價。主要通過投影展示質疑,教育一線通等形式表揚鼓勵。
3.每月展評。每一個月根據學生四個星期的表現,進行質疑本展覽。通過質疑本展覽提高了學生寫好質疑的積極性,推動了學生質疑本的規范應用。
4.每期獎評。一學期下來,通過橫向比較(同學之間比)最近使用的一本質疑本,評選班級的“五星標兵”。通過縱向比較(自己現在與過去比),評選班級的“進步之星”。
以上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關注質疑本的評價指導:
①擬訂“政治專用質疑本使用指南”,讓學生明確質疑本的“一專多能”,質疑本的“超凡地位”,以及寫質疑的具體要求,使學生評價有據。
②設計“一周作業、質疑本應用情況的對照記錄表”,讓學生從書寫、條理、對照三方面來記錄應用質疑本情況,使學生行動有方。
③采取“每天自評、每周互評、每月展評、每期獎評”的跟進措施,及時了解與長效管理結合,對學生監控有力。
④開展“質疑五星標兵”的評比活動,對學生評價激勵。
通過一學年政治質疑本的應用,9班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和政治素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模擬聯合國、“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及校際辯論賽中都有上佳表現,筆者拿9班開設的兩節市級公開課也得到專家們的好評,令筆者十分欣慰。但是筆者不禁反思:如何把握與捕捉那些來自學生中間、來自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與困惑,讓那些有意義的問題進入課堂并加以擴展?如何讓學生的問題、困惑等成為教學的“生長點”?對于學生質疑的精彩和靈感,教師該如何做到“收放有度”?都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注釋:
①朱明光主編.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
②胡慶麟主編.教育心理學——獻給教師的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73.
[1] 朱明光,主編.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0.
[2] 陳愛芯,著.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
[3] 胡衛平,著.科學思維培育學.科學出版社,2004:76.
[4] 袁學飛,著.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做一名反思型的政治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