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吳玉萍
盤錦市雙臺子區谷家小學 遼寧錦州 124000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與學科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繼承性,同時又是具有相對獨立性特點的新型教學結構類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不感興趣,即使教師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讓學生掌握好所學知識,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甚至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反之,如果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融入到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中,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集數據、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信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圖文并茂,形象逼真,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在教學英語單詞horse,cow,hen等動物時,結合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物的叫聲讓學生來猜,當學生聽到動物逼真的叫聲時,感到十分新奇,爭先恐后的說出答案。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創設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非母語的外語教學,英語教學最缺乏的就是語境。新課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設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設交際活動情境,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言語實踐活動。”也就是說,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使用各種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創造出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情景,為學生營造出類母語的語言環境,使學生輕松學習并掌握所學外語知識。
重點、難點是教師一節課講授的主要目的和內容,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處理重點難點問題更加得心應手。在教學中如遇到需要強調的重點,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內容通過使用計算機加粗放大文本文字,或以圖表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突出教學重點。當遇到學生不易理解的教學難點時,單憑教師的講解會顯得很抽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抽象難懂的概念,變得直觀、形象,易于理解。如:在教學The story of rain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出小水滴受熱變成水蒸氣,聚集成云朵,最后形成雨滴降落,再次變成小水滴的過程。同時配有背景音樂和英文介紹,讓學生邊看圖,邊聽并理解故事。并試著結合圖片播放,請學生分角色表演這個小故事。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鍛煉了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不僅優化了課堂教學,也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和目標。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改變了課堂上“教師講、學生聽;一本教材、一根粉筆、一張嘴”的單一的授課模式,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多樣,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教學效率,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相對于小學的中年級孩子來說,背誦英語單詞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如果僅僅是通過機械的反復讀來記憶單詞的話,不僅使學生容易失去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單詞加上聲音、圖像、動畫等,讓學生的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記憶的效果會更好。在教授art room,computer room,washroom,music room,等單詞時,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實物圖片,并配有英文發音,學生既聽到了標準發音,又看到了有關圖片,同時跟讀,口、眼、耳多種感官相結合,記憶起來,效果更佳。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趙呈領、楊琳、劉清堂 北京大學出版社.
[2] 《淺談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鄭多 .
[3] 《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