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師平
學分制下臨床醫學專業的教學管理
涂師平
該文闡述了學分制管理在臨床醫學專業的應用情況,分析在實行學分制管理時遇到的困難,提出醫學院校實行學分制管理的重要性,探討今后在臨床醫學專業中應用學分制管理的改進措施,以期提高醫學生的培養質量。
臨床醫學專業;學分制;教學管理
1.1 學分制管理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學分制是指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彈性教學管理制度,即以學生取得必要的最低學分作為畢業標準和獲得學位資格的教學管理制度。它是以選課制為其核心,其本質特征為學習時限的靈活性、學習內容的選擇性、課程考察的變通性和培養過程的指導性。學分制是一種先進的制度,它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教育質量觀的要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因而是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的必然趨勢。
1.2 學分制管理符合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要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的需求都是由市場來調節的,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實行的“雙向選擇”制度,因此,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醫學教育必須符合市場需求,提高應對能力。實行學分制后,學校和學生個人都具有較大的自主權與自由度,學校面向市場根據人才需求自主招生,設置專業,制定教學計劃[1]。學生可以根據市場的需求并結合自身的情況以及自己的愛好自主地選擇所學專業和學習年限,實現個性化培養。
因為醫學院校是以培養實踐動手能力為主,專業針對性強的院校,所以,我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從2005級開始在全校范圍內試行以學年制為基礎,以選修課為前提的學年學分制,既保留了學年制計劃性強、專業分類嚴密完整的特性,又吸收了學分制的某些長處。并且制定《學生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以保障學分制的順利實施。
2.1 課程設置 我校各專業教學計劃內開設的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學分比例原則上為9∶1。其中必修課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及實踐教學中所列必修課程;而選修課包括要求本專業學生掌握的指定選修課和可選擇性修讀的任意選修課。
我校各類學生均實行學年學分制,允許學生分階段完成學業。對于在規定學制內難以達到畢業要求的學生,允許其延長學習的時間。
而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分為五年制臨床醫學和七年制臨床醫學。根據學校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其在校最長年限不得超出其學制三年。
2.2 平均學分績點制 學分只能體現學習量的多少,而績點能體現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為了體現學生水平的差異性,我校采用了平均學分績點制(GPA,Grade Point Average)衡量學生學習質量,全部課程都參與GPA計算,但過程中(IP,In Progress)、緩考(IC,In-complete)成績不參與GPA統計。績點制,又稱積點制,是指用以顯示學生每門學科專業學習成績的質量,以及學年和畢業總成績質量的一種計算方法[3]。平均學分績點表示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的學習質量,它等于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所得的各門課程學分制績點之和除以所修相應課程學分數之和。由此可見,學分績點制有利于客觀評價每個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為選拔三好學生、評選獎學金和推薦免試碩士生等評優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2.3 編級 為便于教學管理,我校對在校學生實行編級管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基礎醫學課程中:當前學年修滿的課程不滿累計學年應修課程的課程學分總數的學期數之一(如第一學年,應修滿總學分的1/2;第二學年,應修滿總學分的3/4),不予修習高一年級課程,其學生管理編入下一年級。
其中,五年制或七年制學生第八學期結束時,累計未修讀與不及格的應修課程學分之和達到教學計劃規定前四學年安排的應修課程學分總數的1/8者,不予修習高一年級課程,其學生管理編入下一年級。
我校實行進入畢業實踐環節資格制。凡在進入畢業實習前,累計未修讀與已修讀但未取得學分的必修課和指定選修課的學分總數,若達到或超過教學計劃規定的畢業總學分的1/10或者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考核不及格(補考后),沒有資格進入畢業實踐環節,學生管理編入下一年級。
在專業學制規定的年限內,未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且未達到退學規定的學生,可向學校申請延長修業期,其學生管理編入下一年級。
2.4 退學 在實行學分制管理后,對于在某一規定時間內未達到要求或者違背了相關情況的,應當予以退學。我校在實行學分制管理中,常常出現以下兩種情況,被予以退學的:①未經請假或請假未被批準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者。②在規定最長在校年限內未取得的學分超過教學計劃規定的畢業總學分10%者。
臨床醫學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積累與實踐時間長短是緊密聯系的,并且醫學院校的教學資源配置及管理模式也與綜合性大學不同,因此,實施完全學分制尚有一定的困難。
3.1 醫學課程的本身特征決定了選課的局限性 在醫學院校實施學分制,由于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門數多,必修課多,學時量大,決定了醫學院校的必修課程不可能壓縮太多,而且選修課程的數量受到一定的限制,醫學院校教師的專業性強、專業面比較窄,在醫學院校特別缺乏人文、法制、理工等方面的教學人才,因此開設選修課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對開出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選課還存在一定困難,學生選擇范圍就比較有限。
3.2 基本教學配套設施不夠健全 醫學學分制下,對學校的教學配套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有完備的選課系統與教務管理系統,以及足夠的教室、開放的實驗室、充足的圖書資料和良好的后勤保障設施。但是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經費緊張、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教學硬件設施資源的短缺,給學校的教學投入帶來困難[4]。
3.3 基本教學配套制度不夠完善 由于深受傳統學年制管理模式的影響,學分制管理模式下的彈性學制給教學管理帶來一定影響,在教學管理中教學任務安排、選課、考試安排、教學實踐等各環節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復雜性,增加了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此外,招生人數、招生專業和專業方向的增加導致的各專業培養計劃的細化,以及教學場地的缺乏也給教學管理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難。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基本教學配套制度的完善。
3.4 專業教師知識結構不夠全面 在醫學院校實行學分制,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要求,而且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高校存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教師自身的知識面比較狹窄,特別是醫學院校臨床教師,由于臨床分科較細,長期從事某一專業,缺乏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同時醫學專業教師往往人文學科知識缺乏。而人文社會科學教師往往對醫學科技知識知之甚少,講課聯系醫學實際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吸引力。
3.5 重修與臨床專業學生學習時間緊的矛盾 如果學生有課程考試不及格,傳統的學年制管理模式的做法是補考,而我校實行學年學分制后,區分不同的情況分別處置:對于必修課和指定選修課不及格者經一次補考后仍不及格者應當重新學習。任意選修課不及格者可以重新學習,也可以改修。
學生補考后無論哪門課程不及格,均須跟隨下一個年級重新學習,考試合格后才能取得該課程學分。但醫學生特別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臨床課程設置多,臨床實踐時間長,多數學生只能是自學或間斷聽課,從而增加重修學生的壓力。學生無瑕重修,難以做到重修取得的學分與其獲得知識成正比。
針對我校學分制在我校臨床專業實施所遇到的問題,我們查閱文獻,訪談相關人物,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優化課程設置,進一步擴大選修課比例 在不影響臨床能力培養的情況下,減少某些必修課程學時數,讓學生有較多的自主支配時間,予以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與需求參加其他學院的課程。同時增設多門人文社科、專業基礎和專業拓寬任意選修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加強醫學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另一方面,加強新課程的開發,積極開設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邊緣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課程,為學生的選課提供較寬廣的范圍。
4.2 打通校際通道,實現跨校選課,互相承認學分 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我們應當打通校與校之間的壁壘,地域相近的學校可以互開選修課,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跨年級選課[5],學分相互認可。本校無條件開設的選修課,允許至相鄰學校選修,學分回校得以承認,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學院內部,各院系之間更應做到課程向全校學生開放,打破專業、年級的界限。
我校新區位于福州市新開辟的閩侯上街大學城,鄰近有7個高校。大學城內的各所高校可建立各校之間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建立開放、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所有課程在師資和教室容量允許的情況下,都可逐步對外開放。學生在教學計劃內進行的跨校選課按學分收費,費用可由學生所在學校進行校際結算。
4.3 建立配套管理制度,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 推進學分制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建立與學分制適應的運行機制,更需要教務管理、學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管理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以保證學分制的有序實施。因此,學校應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基礎和臨床教學二個階段,逐步完善一系列與學分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
教學管理隊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分制的實施,所以,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特別是加強臨床教學管理及后勤部門的培訓,增加服務意識,以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學管理隊伍,為學分制的實施提供有利保證。
4.4 改善基礎設施,確保學分制的實施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實施學分制的物質基礎。在政府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走自我發展之路。改變以往單純由國家投資辦教育的局面,走教育、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模式,努力培育科技產業,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學分制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爭取社會各界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的支持,在長期有效的合作中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爭取必要的經費援助和實踐教學基地,豐富學校的教學資源。例如我校今年增加了4個非隸屬附屬醫院,充分發揮這些醫院人才和智力優勢,豐富了臨床實踐資源。
4.5 加大師資培養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學分制的實施,提高了對教師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教師只有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學習,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才能提高開課能力,增強任教課程的吸引力。
首先,學校要積極引進高學歷、高水平、高素質教師到高校任教,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其次,鼓勵在職教師脫產外出進修與培訓,拓寬專業知識面。還有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師資整體水平。
4.6 加強臨床實踐階段的管理
4.6.1 制定量化的實習評分標準 根據臨床實踐大綱和實踐科目,組織專家制定量化的評分標準,要求全體師生認真學習此標準,以保證嚴格實施。在實踐階段,帶教老師根據評分標準的要求,結合實習時間,引導和指導實習生完成各項實習任務。在實習生出科或實習結束前,均要審核實習階段學分完成情況,并對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用文字表述,合格者帶教老師簽名認可,并由科室主任最終審核,以保證規范完成實習任務。
4.6.2 提前進入臨床實習 適當減少臨床見習的時間和取消大學四年級醫學生的寒暑假,將所節余出來時間用于提前進入臨床實習。這樣既可以保證充裕的實習時間,又滿足醫學生彈性安排實習,便于空出重修實習、考研溫書和就業面試等時間。
綜上所述,學分制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新理念,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臨床專業教學管理中的矛盾,符合現代醫學教育要求。我校雖然已實行學分制管理,突顯其優勢,但還是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今后還應加強學分制管理研究,充分調動各種有利因素,不斷完善該制度,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1] 李國慶.目前我國高校暫不宜實行完全學分制.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0,17(3):30-32.
[2] 陳聯英,陶立堅,易露茜.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學分制管理的研究與實踐.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1):24-26.
[3] 張相樂,劉紹平,張光明.關于學分制的理論問題.石油教育,2008,(5):35-38.
[4] 李燕.我國高校實施學分制的問題及發展對策.考試周刊,2008,(11):191-192.
[5] 李春平,李賦情.醫學院學分制改革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6):77-78.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under the credit system
TU Shi-ping.Depart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5,China
This paper elaborat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when the credit system carries out in the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and one the base of realism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 under the credit system.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teaching,some suggestions on consummating the credit system are proposed.
Clinical Medicine Department;Credit System;Teaching Management隨著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迅速發展和衛生事業改革的逐步深化,如何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是各醫學高等院校普遍重視的問題。因此,臨床醫學教育應不斷適應當前醫療衛生事業和醫療衛生人才發展的實際需要,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際工作能力,我們試圖探討學分制在臨床醫學專業的應用來加強對學生的教學管理,并完善這種新的管理方式,培養知識更為全面的學生。
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基金(項目編號:J-J201002)
350005福建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醫學教育科
1.3 學分制管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現代教學管理發展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和“服務學生”的管理新理念。學分制是以學分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可以從實際出發,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進程,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學分制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管理模式,它尊重學生個性和自由,為學生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展自身,對自己負責,其培養模式符合新世紀對人才的基本要求[2]。學分制的最大特點是突破學年限制,學生只要修滿規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這樣,既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學業,也可以使能力較弱,或者需要中途停學的學生,將學習年限適當延長。目前,學分制主要運用在綜合性大學中,我們應當大膽地借鑒學分制在綜合性大學的成功應用經驗,在醫學院校中引入學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