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芳
(安吉職教中心)
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趙 芳
(安吉職教中心)
在中職教育中,語文是一門最為重要和基礎的學科,但是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學卻并沒有達到人們預期中的效果,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對當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中職語文教學的建議,希望可以為中職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中職教育 語文課程 教學效果
在當前的中職院校中,語文課程都是其教學中的基礎和必備學科,在整個中職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職院校進行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對學生的語文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進行有效的提升,并逐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語文教學對于中職教育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實的中職語文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中職教育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來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果。
1.中職學校生源質量不斷下降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當前到中職院校接收教育的學生不再是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數的中職院校學生都是那些在小學、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而這些同學由于語文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在進入中專后,上課更是不知所云,厭學情緒高漲,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等現象較為普遍。很多同學認為中專學生只要上好了專業課就可以了,基礎課根本沒有必要太在意,這種思想直接導致了中職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任何興趣,語文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缺少適合中職語文教學的教學材料
從當前我國中職院校所使用的語文教學材料來看,教材的種類繁多,單單就《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材大綱》中就包含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礎版、提高版的中職語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職學校基礎版、提高版的語文教材等,但是從這些教材的內容中來看,無論是哪一種教材,相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度都較大,而那些時代感較強、對語文語法要求不高、能夠鍛煉學生基本聽說讀寫能力的內容更是鳳毛麟角。
3.一味注重語文的工具性
在當前很多的職業院校中,對語文這一學科的工具性這一特點重視程度遠遠高于語文教學質量,認為中職院校應該以就業為首要目標,語文教學只要教會了學生如何書寫簡單的應用文以及說好普通話就可以了,于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壓縮語文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只是簡單的保留了應用文教學和口語教學兩個部分。
4.語文教師的思想和態度問題
長久以來,受到社會整個教育環境的影響,中職院校語文教學一直以應試為目的,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注重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根本沒有培養學生能力的想法。還有的老師一直抱著自我封閉、不求上進的教學態度,使得語文教學效果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
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老師應該時刻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參與意識、思維方法、能力培養等方面的教育,利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一個交流平臺,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一個中心位置,老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搭建交流探討的平臺和機會,讓學生將內心想說的、想做的充分的表現出來,鼓勵他們針對某些問題進行積極地討論和交流。此外,老師還應該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揮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鼓勵學生從問題的多方面進行思考,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題,老師為引導,注重思維方式、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在進行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選擇時,應該充分的考慮中職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體現出語文教學與中職教育實用性、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比方說在選擇應用文教學內容時,應該盡量選擇那些與學生畢業后可能用到的如計劃、總結、調查報告等內容進行教學。在進行口語教學時,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應該滿足本專業的基本需求。考試時,閱讀理解的材料應該盡量貼近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與語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需要指出的是,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以教學材料和內容為教學基礎,但并不是僅僅局限于教學材料,應該積極拓展教學范圍,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更廣的語文知識。
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積極地走出校園去,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社會相結合。老師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演講比賽或者作文比賽等活動,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充足展示機會,在參加活動的同時,鍛煉學生的相關語文能力,并培養學生參與競爭,敢于競爭的良好心理。學校也應該定期組織一些語文知識比賽活動,對那些文章優秀或者文字漂亮的同學進行獎勵,使學生充分發掘自身的優點,不斷增加自己的自信心、鍛煉能力,從而在畢業走向社會后,很快融入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在教學方式上推行民主式,營造民主型的教學氛圍,給學生行為、思想以較大的自由度,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智力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應以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和技能為主。中職語文教學應適應社會需求,根據社會發展調整教學模式。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強調學習與學生生活、與社會發展的聯系。結合社會實際,注重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由于口語訓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它需要持久性,要日積月累,才能逐步提高。學生要多觀察,多留心身邊發生的事或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國內外大事,并在課堂上利用3~5分鐘進行“新聞簡播”,要求簡明扼要。有時還把筆者看過的佳作介紹給學生,要求他們看了以后能夠簡潔概括地陳述作品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擴大和推動了學生的閱讀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此外還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為學生創造各種說話的情境,培養學生的技能。如舉辦演講比賽,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篇演講稿,不規定范圍,不限制內容,讓他們寫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然后登臺演講,把聽、講、評和辯論結合起來。
總之,改變中職語文教學現狀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們轉變觀念,堅持科學發展。勇于開拓創新,就一定能使中職校語文教學現狀得到改觀。
[1]桑會梅.淺議中職語文教學的現狀與對策.中國校外教育,2009,(3).
[2]朱小紅.試析中職語文教學問題及對策.才智,2011,(11).
[3]王勝賢.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現狀及教學對策.華人時刊(中外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