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梅 鞠 瓊 王秀艷
(青州市王墳鎮傳泰小學)
小學生初寫作文之我見
◆趙新梅 鞠 瓊 王秀艷
(青州市王墳鎮傳泰小學)
小學生 作文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必須從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做起,因為只有把話說對、說好,才能寫出句子通順、條理清楚、內容具體的文章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處處重視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然后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發展——指導用詞造句,寫簡短的日記,再在引導學生把話寫具體、生動上下工夫。如用“鮮花”一詞讓學生造句,學生說:“花店里鮮花很多,有百合、玫瑰、菊花、康乃馨。”我進一步啟發:“誰知道鮮花是什么顏色的?”學生說:“花店里鮮花五顏六色,有潔白的百合,有火紅的玫瑰,有金黃的菊花,還有紫色的康乃馨”……此外,我還經常進行擴詞、擴句、詞語的搭配,把句子補充完整等練習,使學生把話說得完整而又具體。
小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覺得最困難的是“無話可說”,他們的生活確實有些單調,上學——放學——做作業——睡覺,有時,一些有趣的事、有意義的事也會從他們的身邊溜走,他們不懂收集,不知觀察,不會捕捉……針對這種現象,我為學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1.涂涂畫畫。把涂涂畫畫和作文有機結合起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秋天歸來,我不急于讓學生說“秋游”,而是讓他們拿出筆來畫“秋游”,學生爭先恐后地介紹自己的畫說:“秋天到了,老師帶我們去秋游,我們像小鳥一樣來到大自然里,看到大地在秋風的催促下,換上了迷人的秋裝……我因勢利導,讓他們寫下來,看誰寫得精彩。就這樣,便出現了一篇小小的作文。
2.精心安排各個節目。元旦、開個迎新會;春節,搞個慰問活動;元宵,做個好看的燈籠……節后,用筆寫一些自己的感受。經過指導,學生又多了作文的機會。
觀察是了解周圍事物的主要技能,也是積累作文素材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觀察活動,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達出來,要求學生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如在細致觀察、感受的基礎上寫《喜》《怒》《哀》《樂》《煩惱》《激動》《害怕》等,進行內心獨白。
作文教學除了要讓學生多寫多練之外,還要讓學生多閱讀多積累才行。詞句、片段是構成作文“血肉之軀”的“細胞”“肌肉”。但許多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只注重書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注意積累。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讓學生隨時把精彩優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養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廣擷搏采并內化吸收,學以致用,才能筆下生輝。
學生寫一篇作文所花的力氣比抄詞寫句來得多。因此,抄詞寫句這一類作業用等第來評價的話,作文應該寫得更具體化一些。我通常用鼓勵性的話語把贊美留給學生,從不吝嗇把紅浪線多多地留在學生的作文本、日記本上,并讓學生朗讀老師的評語以及畫有紅浪線的好詞佳句。這樣,老師批改的作用充分顯現,學生也從中收獲了自信,培養了寫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