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河北省盧龍縣劉田各莊鎮大寺小學)
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首先觸摸到的是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和句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結構線索和中心。從而聯系結構中心深刻的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要把累積過的詞語運用各種連詞經過多層次的點綴組成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融情融景準確地表達出真情實感。掌握和積累優美的詞語知識和句式結構,培養閱讀和發展寫作的重要內容。因此,第一步就是引領學生學習詞語、理解詞語、累積詞語,并且引導學生正確以及靈活運用詞語,這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必經之路。在對詞語訓練以及累積的過程中,必須要著重注意下列兩項內容:既要以理解為前提,重視運用的輔助性,又必須把學習到知識與其相對應用結合起來;同時要把閱讀的課文內容與理解文章細節聯系起來。不僅要對一些常用的詞語進行積累也要對華麗的詞藻進行有選擇性的摘錄,并且要引導學生在日常說話和練筆作文中學習使用。對于一些基本句式,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理解學習加深認識,通過一些課堂練習讓他們口頭或書面造句,學會在各種情境中靈活使用。在引導學生學習詞語時,必須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和句式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運用。對于一些一點就通的詞句我們只需要略微講解就可以;但是對于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詞句,就需要老師通過具體的語境給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了。通過豐富的運用積累的語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閱讀教學的長遠目標。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最適合自己的閱讀的方法也非一日能養成,它是通過長期的閱讀積累,結晶之所得。
預習是對課文進行粗略的導讀,在導讀過程中,對文章的內容簡單的了解概括,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基本前提。對于剛上小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學習方法的領悟還是一張白紙,也沒有以學習養成形的不良習慣。他們不會預習,這就需要老師把預習拿入課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帶著學生上好指導預習課,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首先,需要的是對課文的熟讀,要求學生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目的;其次,就是感知,顧名思義邊讀邊想,通過朗讀文章,總結課文結構中心及主旨內容后,能夠準確回答課后問題;最后,就是逐字逐句的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內容了,需要借助字典、工具書等,來理解詞語。如在教一篇新的課文時,先讓學生在課前按上述預習方法,自學課文,等學生把課文熟讀,并掌握主要內容后,再借助字典認字、工具書認句,理解詞語。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應該把不理解的句子劃上記號,等到了課堂上,再讓學生回顧剛才的學習過程,通過此等程序讓學生自己歸納預習的方法和步驟。用這樣的程序讓老師在課堂上指導幾篇課文,直至學生基本熟練并掌握了這種預習方法和步驟。伴隨著對學生課堂閱讀訓練項目的進行,預習要求也應逐步提高。下一步就是在上述訓練的層面上,再給學生增加布置具有方向性的預習提綱,讓學生根據新提綱大框架的遵循條件,使指導預習向自主預習過渡。
在課文學習中,首先該拿起的是識字訓練。待識字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開始對閱讀的精讀訓練了。一般來說識字后的閱讀教材都是按單元分組的形式來編寫的。在課堂教學時,首先要抓住本單元本小組的訓練重點,以精讀為主導略 讀為輔導,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以單篇向多篇擴展。最終實現有重點地、有計劃地目的訓練,從而逐步提高小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因此,必須要拿出主導的精力好好上好精讀課,把讀書方法完整的教給學生,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無論是什么課堂都需要師生的相互配合,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只是教師在提問題,學生在下面木訥地回答問題,就會使學生總處于被動的形勢中。所以我們要通過在課堂上進行多篇課文閱讀使學生學到閱讀學習的方法,徹底打破老舊死板教條的閱讀教學方式形成閱讀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老師在教學課程中最核心的內容。那么,要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起來,教師就必須得想辦法讓學生敢于提出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更主動。老師應該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時候引導他們解決不認識的字和詞,有不認識的字,可以通過查字典、標注拼音,培養他們查詞典的方法,把不會的東西積累下來。對于真正不能自己解決的,要請教老師幫忙解決。通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逐步養成閱讀課文時,自主地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教師不要直接去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要盡可能啟發他們互相討論,作出解答。如果他們確實解決不了,則由教師幫忙解答。
有人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也是獲取知識的不竭動力。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興趣這位老師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孩子的天生模仿性強,只要在課堂多聊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名人議事,就會讓孩子們的興趣膨脹,從而喜歡上課堂。
閱讀時,如果老師與學生一起讀,就會起到一種無形的作用。老師是一版活教材,他在學生中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會對孩子起到感染作用。讓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氛圍里,體會到老師的重視,在對孩子的興趣的激勵中,提升閱讀能力。
總之,多看多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根本途徑。因此,廣泛的激勵學生閱讀,必定能開闊思維,增加科學知識。加之循序漸進的訓練,定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1]劉立斌.淺談如何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科學咨詢,2007,(24).
[2]唐彪.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研究,2009,(23).
[3]張曉東.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科教文匯,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