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楊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小學)
班主任工作淺談
◆吳 楊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小學)
擔任班主任已經7年了,其間有歡笑,有淚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則是充實。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愛心、耐心與細心,也需要創造,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充滿創造力的孩子。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問題似乎也越發多了,而社會也要求我們教育出充滿創造力、有個性的學生。因此,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應富有創造性。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班主任,但是與學生的相處讓我感觸頗深。我覺得在班級及學生的管理上真的需要一些創造性的管理方法。
很多孩子可能對老師喋喋不休的說教式教育從心底就產生反感,無論老師說什么,他們都聽不進去,并且會朝著反方向去做。有時沉默也是一種力量,讓他們冷靜的去面對自身的問題,也許這樣對孩子,體會比說教更容易讓他們接受。我想老師的適當沉默有時更能使學生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
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就接手了學校的問題班級,全班學生就像一盤散沙,懶懶散散,毫無紀律性可言。在班級里,有幾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的所作所為,令我頭疼,尤其是那個叫石新民:不愛學習,作業不做,課上老是違反紀律,隨便講話。開始時,我對他除了說教,就是處罰甚至懲罰,但收效甚微。有一天,他又犯錯了,我將他叫進辦公室,但他就是那樣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評。正好辦公室沒老師,我看著他,什么話也沒說,就那樣平靜看著他,因為說實話,我和他都有些無語了。我發現,他慢慢有了變化,從剛才的滿不在乎到有點局促不安。又過了一會兒,他低下頭,偶爾抬頭瞟一下我,我知道他在窺測我的內心,但我還是很平靜地看著他的臉,就好像在欣賞一幅畫。他的頭越發低了,也更加不安了。良久,我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頭驚訝地望著我。“你可以走了。”我重復了一遍。他默默地走了。從他的背影中我可以感受到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變化,連續幾天他竟表現得很好,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他。后來盡管他有反復,但經過我幾次的沉默療法,他變了,慢慢的他上課不再隨便講話,作業能按時完成,成績也有了顯著的進步,當期末考試他的語文和數學成績都答到了及格時,我看到了孩子臉上最燦爛的笑容。
我認為生活需要幽默,嚴肅的課堂也需要幽默,如果能使犯錯誤的同學在笑聲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何樂而不為呢?給學生一份寬容,他們可能更能體會老師的苦心。
一天上課,叫起一名學生回答問題,他回答后學生發出一陣笑聲,為何?他上課沒認真聽,我問他的是一道填空題目,而他卻回答“C”,當然牛頭不對馬嘴。我也笑了,不過是微笑,我眨了眨了眼睛幽默的說:“很有創意的答案”,學生都笑了,那個同學也笑了,剩下的時間里,他聽講得很認真。那位學生下課后,偷偷地找到我,很感謝我沒有上課批評他,讓他在同學面前沒有丟掉面子,并向我保證以后一定會認真聽講的。
班主任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見言教不如身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何況是自己的老師呢?
這學期,我們班的環境衛生是打掃操場,每天早上都要打掃,剛開始,學生們還非常好奇,拿著掃把一陣飛舞,后來沒有人愿意了,由于我們是農村,天氣一晴,地上的灰塵就像一股濃煙滾滾而來,不小心還可能誤入眼睛。當然就更少有人愿意了,看到這一情況,我早上帶頭先去,當然我還叫了幾個同學,掃完了過后,微微出了一點兒汗,面色紅潤地走進了教室,對著和我一起打掃操場的同學說:“勞動使我們快樂!我為你們自豪!”現在每天早上,我們班的同學都爭先恐后地去打掃,我相信:他們肯定從中享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學生的明天,要面向社會。小班級反應的就是大社會,為了使教育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要達到精品化管理,我認為班主任還得做到“六多”“六少”:
1.少給學生壓力,多給學生魅力
教師不能一味地板著面孔要求學生,不管學生的想法,只管發號施令而應當用演員的素質、演說家的口才、哲學家的思想來吸引學生;用自己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將學生導入學習的樂園!
2.少指手劃腳,多為人師表
“身教重于言傳”,一位出色的班主任理應少做“指揮家”,多當“實干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我要學生做到的,我先做到。與學生交往中,我自覺使用禮貌語言;大掃除時,我不聲不響地“高空作業”,去擦高出的玻璃和燈管。從學生主動給我端水、送抹布,搶著拖地,可以看出“率先垂范”的優質教育效果。
3.少主觀臆斷,多調查研究
我認為遇到任何事情,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多深入學生,多調查研究多換位思考,充分依靠民主管理,一切讓事實說話。不要造成“冤假錯案”學生明澈的心靈會因此籠罩陰影。
4.少抓小辮子,多戴高帽子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人天生都有一種被外界認同的強烈愿望,學生更是如此。總之一句話,孩子更需要鼓勵。學生來到學校的理由之一其實就是經常會犯錯,會出現讓人抓的“小辮子”。班主任的職責不是“抓小辮子”,而是梳理它們,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播下真、善、美的種子。
5.少空洞說教,多開展活動
教育經驗告訴我們,集體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在開展集體活動中形成的,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也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的在拔河、跳繩等團體賽中我們能夠十分直觀而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
6.少原地踏步,多開拓創新
我的意思是,作為一名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班主任,不應當“吃老本”憑著以往的經驗工作,而應不斷地“充電,多思考,多學習,多讀一些關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書籍。
其實就像“教無定法”一樣,我認為管理也無定法。這些只是我在做班主任期間的一點感悟,其他班主任老師肯定會有更多的富有創造力的方法。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所有的方法,基本前提是我們愛學生,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平等地對待他們。葉圣陶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身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更大。人們常說:什么樣的班主任帶什么樣的學生,這話不無道理。常言說得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教育學生又何嘗不是這樣,愿我們以神圣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那段天真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