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軍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河橋小學)
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特別是在起始階段,應該在唱中學,在情景中說,在說中練,在游戲中掌握相關內容。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怎么能使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呢?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
傳統教學方法是老師在教,學生在學,其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時抓住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好奇、好動、好玩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需要,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主動地學習。
1.游戲。游戲是最能讓學生感興趣的了,在英語課堂里組織游戲,不僅可以讓學生盡情地投入到游戲中,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負擔,給學生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環境,也使課堂充滿活力。
2.表演。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同時他們也善于表演。簡單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學生興趣很濃,表演時他們會全身心投入,神態惟妙惟肖,對內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難。
3.歌曲、歌謠。在英語教學中,歌曲是必不可少的。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唱歌能使學生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產生興奮情緒。因此,教唱英語歌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
輕松愉快的語言學習環境,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動機,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1.家庭環境
孩子跟父母的接觸時間比較長,有的孩子的家長的英語水平還比較高,這就為孩子的英語學習創造了機會。
2.學校環境
在學習場所、生活場所、玩樂場所能讓學生可以看到和學習英語。如教室里的課表、班規和其他布置用雙語,食堂內墻壁上的卡通畫和漫畫等的人物對話用雙語,校園內各種警示牌、標語牌、宣傳牌等用雙語。這樣一來,學生們時刻感受到濃濃的英語氛圍,激發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3.社會環境
社會是一個大舞臺,孩子們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比如,有的孩子經常去肯德基、麥當勞那里吃東西,時間一長,他們就知道漢堡包、薯條、熱狗等用英語怎么說。
課外的英語學習也是很重要的。課外的學習方式更為靈活。游戲、情景對話表演、英語歌曲比賽、英語口語問答賽、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擔當“小主持、小翻譯、小導游”角色等。通過這些活動,會讓學生感受語言學習的真正樂趣,不知不覺間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強烈的氛圍感、自覺感。
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在激發學生興趣這一前提下,從教學主體與客體間進行調整,在興趣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在生活實踐中更好地實施了興趣教學,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創意中感受語言學習的靈動與自然。那么,農村小學英語一定會展現其語言本身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