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秀清
(南寧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一節示范課的教學反思
◆廖秀清
(南寧民族中等專業學校)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減少曾經的錯誤率,反思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思索和與同事交流的過程之中,我發現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較為的普遍的問題。數學教育不僅只是關注學習結果,而是更關注結果是如何發生、發展的。從教學目標來看,每節課都有一個最為重要的、關鍵的、處于核心地位的目標。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教學組織形式是教學設計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果我們能充分挖掘支撐這一核心目標的背景知識及啟發性的學習材料,提煉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那么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
通常情況下,教學設計的難點在于教師把學術形態的知識轉化為適合學生探究的認知形態的知識。在這節課中我是這樣把二者較好地結合起來的。
老師問:現在同學們觀察不等式的符合及區間的括號,討論不等式解集轉換成區間時的有什么規律?
(學生經過一番討論。)
老師問:討論得結果了嗎?
學生答:得了。
老師問: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講講?
(有位學生舉手,全班熱烈鼓掌。)
老師說:這位同學很踴躍!
學生講:在不等式符號中,含有等號時,區間用中括號,不含有等號時,區間用小括號。如:
①{x|a≤x≤b}=[a,b]→閉區間
②{x|a<x<b}=(a,b)→開區區間
③{x|a≤x<b}=[a,b)→半開半閉區間
④{x|a<x≤b}=(a,b]→半開半閉區間
老師說:總結得不錯,別的同學還有其他的見解嗎?
這樣的討論和總結既能活躍學生的思考空間,又能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
1.要關注學生個人的意志毅力
多數學生認為數學意味著枯燥乏味,而教師卻相信“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對待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細致的引導,造成有的學生對數學厭倦,乃至有放棄學習的念頭,更談不上讓學生鍛煉攻克困難的意志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充分培養學生攻克困難的勇氣和能力,重點給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成功的快樂的同時,也能面對嚴峻的考驗,從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獲得學好數學的動力。當然這無論是對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持久戰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有很大的忍耐性。
2.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
數學是基于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普遍教師認為,數學教學就是讓學生會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點來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考慮,提出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比解決問更為重要,所以教師必須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周到、仔細、嚴謹地回答好各種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所有的學生腦子里的疑問都能夠得到透徹的解答,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突如其來的問題,教師也必須引起相當的關注,千萬不可馬馬虎虎應付,也不能置之度外。無論是哪一門學科的教學,教師都應該在解決學生未知的問題上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課堂中,當講解時我才扮演主角。我適當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探討的機會,也讓他們享受當主角的樂趣,這樣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能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得教學效果更佳。所以我們不必完全控制整個課堂,講得口干舌燥最后還是事倍功半。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所以他們扮演角色不同,扮演的時間也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引導他們向更高層次邁進。課堂中布置練習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維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我們通常我們備課時對每節課的內容、進程都具體分配好各教學環節的時間。教育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數學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首先,要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的新型倫理關系。其次,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學會贊賞他們的付出所表現出來的微小的變化。本節課我也是分配好了的。但是在課堂中,學生在關鍵處及易混易錯處發生分歧時,我多花點時間讓學生爭思考并討論交流,讓他們自己去總結完善知識點。有些環節學生容易吸收的便過度快些,反而教學效果更好。所以我們不必對備課中的時間安排斤斤計較,這樣看上去雖然緊密合理,但缺少數學動態,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
學生的學習熱情常常是教師的情感感染的,如果教師把愛心能體現到教學中,豐富多彩的語言、動作、表情會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對老師產生一種仰慕的感情,學生就會以積極主動、勤奮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一些真誠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變“被學”為“愿學”,變“愿學”為“樂學”。這樣學生就會對學習有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從而對學習有滿腔熱情。因此,用愛心來調節教學的情感,給課堂帶來一種團結協作、親切和諧、師生情感思維共鳴的氣氛,是全面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次,幫助學生克服粗心大意、培養嚴謹細致的思維品質也是教學的任務之一。
六、多媒體也能為促進課堂教學助一臂之力
本次教學,我通過多媒體對課本、圖形、圖像、動態和聲音等進行綜合處理與控制,直接展現在學生面前,創造了一個使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的情境。在教學軟件制作過程中我們注重利用圖形、聲音和動畫等多種信息來補充刺激學生的多種器官,使教學內容真實化、趣味化和多樣化,有力地喚起學生的注意,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比如我在配以練習題給學生回答時,設計了一個超鏈接動畫,一只會表達感情的小熊,我進行單一提問,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小熊發出“恭喜你,你答對了”的聲音。當學生回答錯誤時,小熊就發出“對不起,你答錯了,加油哦”的聲音。小熊使得學生思考問題注意力高度集中,回答踴躍,準確性也高。所以說,多媒體能給我們帶來栩栩如生的動畫教學,化靜為動,激發了學生的思考問題的熱情。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所學知識,實現教學目標,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