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莉
(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之“需要性”
◆韓 莉
(江蘇省揚中市實驗幼兒園)
在需要問題上,“社會人”的假設強調人的社會需要,強調職工參與管理,企圖通過改變人際關系來解決勞資對立的矛盾,從而忽略了人是有生命的自然人,要生存發展,就要滿足馬斯洛所說的生理需要,即人最本質的需要,如衣、食、住、行、休息、睡眠等。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工作,基本上只采取了一種模式:即從社會需要出發,以思想教育為手段,去要求于人,而不考慮個人的需要;即要馬兒快些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結果人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導致事倍功半。針對這種情況,我園在進行細致的思想工作同時,深入到職工中去,關心和了解他們的需要,把他們的疾苦真正放在心上,采用談心、家訪、座談會以及問卷式調查的方式,摸準他們在政治進步、業務提高、成就與創造、自尊與榮譽、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等方方面面需要的層次性、緊迫性,區別對待,合理滿足各自的需要,切實解決生活中的困難,讓教師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中來。如我園一位教師,因為婚姻方面的問題工作很不定心,為此,我們了解情況,找她談心,組織協調,按照她本人的意見幫她結束了那一段不幸福的生活,并為她解決了食宿上的困難。開導并鼓勵她參加了多媒體課件的培訓與制作,發掘出她在工作中的巨大潛力,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園課堂教學的水平,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從而也達到了調動人的積極性的目的。
在教學實際工作中,只重視教師的基本生活待遇是不夠的。更要引導教師向高層次的需要進取,激發高層次心理需要的動機,要著眼于教師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的培養和激發。如我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大膽創新與改革,遵循“能者上,庸者讓”的原則,鼓勵教師創教學特色、班級管理特色等;大力支持青年教師參加學歷培訓、各項技能培訓、拜師結隊培訓等,并附以“人本化”的考核機制來抓完善、促提高。給她們提供方便,創造條件,鼓勵成才,一大批青年教師在諸如“教科開放周”等活動中脫穎而出,教師展示的帶著濃濃改革氣息的課相繼得到上級教研專家及同行的好評,紛紛在市級基本功大賽和課堂教學賽中奪冠。這樣使教師感到工作有奔頭,有意義。此外,我們很重視激勵作用的發揮,及時抓住取得成功后的心理上的一種向前的推動力,利用時機,實施引導,充分肯定成績和成績的取得與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及個人的奮斗是分不開的。如我園科研書籍的出版與課題成果的獲獎,我們在總結時充分贊揚教師們的付出與辛勞,使教師的成績受到肯定、積極性受到激發。通過網絡化培訓,教師的職業基本功和科學文化知識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上進之心,人皆有之。每位教師都想得到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發揮。從而在事業上取得成績、獲得成功。作為領導就要想方設法給教師們創造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的條件,一方面,要對每一位教師的特長進行調查摸底,在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因材使用;另一方面,從教師的個性出發,利用其自身能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特點與優勢進行定向培養和發展,使其努力追求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教學風格。這樣她們就會感到自己大有“用武之地”,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否則,就會出現不愉快、煩躁,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因此,我們在用人方面很重視這一點,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如大膽啟用青年教師擔任教研組長,凸現個性;對有特長的教師改科使用,挖掘潛力,樹立特色意識。我們不斷從理論上加以指導,總結升華已有經驗,進行特色設計,逐步形成一支較有特色的教師隊伍。讓她們在實踐中達到自我成熟、自我更新的地步,同時在園務各項活動中,形成先進帶落后,落后又不甘心落后,又勇于探求進步。只要有才,我們就大膽使用,出現了“人為我用,人盡其才,人盡其力”的可喜局面,以科研的個性化形成辦學的個性化,從而取得以點帶面的強化效果,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的獨特的風格。
要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教師首先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健康的體魄。教師的工作是艱苦的、復雜的,不但需要得到學生的尊重、社會的尊重,也更需要領導的尊重。教師最關心的問題是領導了解自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難,能得到關心、支持、同情,工作取得了成績,能受到應有的尊重。我們注重張弛結合,采取了一些較為可行的方法,領導經常與教師交心談心、組織教師開展文體活動,如舉辦教師聯歡、家庭郊游、員工聚餐、教師體檢等,通過這些別開生面的活動,教師的身心狀況明顯改善。領導與教師成為知心朋友,尊重教師,尊重知識,注重“自己人”效應。關心教師的需求,設身處地為教師著想,解決工作中困難,尊重教師提出的合理建議和要求。“黃金有限而情無價”,情感饑餓絕不亞于物質饑餓,一個領導對下級最嚴厲的懲罰不是扣獎金,而是不理他。我們更多的是從精神上關心、愛護教師。精神獎勵重在言行舉止,如在重大決定前,我們一直堅持先深入了解聽取教師的意見,或把領導的想法向教師說明,使之得到教師的理解、認同、支持,把集體的利益與教師的利益溶在一起,使教師的積極性永遠保持在最佳狀態,一個會意的點頭,一個欣慰的微笑,一句問寒問暖的話,一個熱情的手勢,無不激發教師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盡管每位教師都起早貪黑,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也苦也累,但大家內心都充滿著實在和樂意,因為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撐。
需要調動人的積極性切不可忽視信息動力。因為通過信息溝通不僅獲得物質需要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人們交往需要、情感需要、認知需要等心理需要的滿足。此外,教育管理者要注意社會需要、特殊需要、審美需要、道德需要等高層次需要的教育與滿足,從而培養教師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審美觀、高尚的道德情操。
總之,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點,也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要充分認識教師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樹立起尊重教師、尊重知識的觀念,找影響人的幾性及因素之間的聯系,抓住規律就一定能調動好教師的積極性,發揮最大的潛力。真正實現內部管理的整體優化,產生管理工作的高效應。
人未超脫于世界,人的積極性調動也不可能避開實實在在的需要,需要的魅力將不斷會在教師隊伍基礎工程建設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