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丹(廣西學工院鹿山學院 廣西 柳州 545616)
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高效”的特點,能夠彌補傳統體育教學的不足,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于優化體育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和興趣,加深學生對動作概念和體育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普遍采用多媒體技術,但較之其他學科,處于起步和不完善階段。為更好地實施體育教學任務,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必要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進行探討。
1.1、提高學習效率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和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和建立動作表象。教育心理學表明: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是興趣,學生在興趣濃厚地情況下進行學習,掌握知識和技能往往迅速而牢固。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有利于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
1.2、優化教學過程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某些技術動作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尤其是騰空、旋轉、跳躍等一些技術環節,要詳細講解難度很大,準確示范也得不到另人滿意的效果,但多媒體的功能就能輕松解決這些問題,能夠讓學生看清每個技術動作的細節,加深對動作的理解,幫助學生更快、更準確的掌握動作要領。
1.3、提高教學質量
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到體育教學領域中,不僅引起了體育教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及目標的變革,而且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大大提高學習積極性。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正確、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能夠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就會更加生動、直觀、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思維,更快地達到教學效果,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即可以輔助傳統的教學模式,又可以更新舊的和完善現有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1、視頻、音頻、圖片等材料的教學演示
所謂教學演示是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要求,采用多媒體的表現方式,將教學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材料、數據以及圖片等呈現在特定的顯示設備上,以輔助教師的講解和示范,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知識高質量的有效傳播。
2.2、網絡教學
學生既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個人自主學習,也可以借助于網絡資源進行協作式自主學習。如在體育教學網站中建立網絡課程、交互式教室、自學教室等,有利于教學組織管理,各種教學信息更直觀地傳遞,提供豐富的人機交互方式。通過網絡課程的開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內容和教師,在自己合適的時間進行網上自主學習。
2.4、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與仿真技術結合,通過制作具有較強控制性的模擬演示,用來模擬、仿真或再現一些實際中不存在或難以體驗的事物,可充分表現技術動作中某些要素與運動成績的關系,使學習者身臨其境,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例如:通過計算機模擬跳遠項目中人助跑的路線及起跳在空中身體重心移動的軌跡,讓學生了解助跑的路線、騰起的角度和初速度等因素之間的關系。
3.1、多媒體技術與體育教學相結合是體育教學改革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充分、合理、有效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與效果,培養學體育生興趣和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廣大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掌握正確的多種多媒體技術技能,使多媒體技術更好的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
3.2、使用多媒體技術不能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避免把教師作為計算機的操作者,且學生絕不能把自己變成為多媒體的跟隨者。投影屏幕或課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板書,好的板書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3、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要為教學過程注入新鮮的活力,課件的制作等素材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盡量避免一些比較落后且不太適宜素材的使用。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時還應注意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教育性,以及方法、手段使用的靈活性、實效性和趣味性等方面的問題。(作者簡介:李麗丹,1983年,女,研究生,助教,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體育教學部)
[1]孟慶偉.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3):88-90.
[2]王靜妍.高校體育教學采用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06(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