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偉 卜玲芝(重慶市南華中學 重慶 401120)
北京體育大學較早開設輪滑選修課的高等院校,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開始招收輪滑專業學生,并組建了校輪滑球隊,為高校輪滑項目開展上做出了貢獻。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渠道的努力,在培養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興趣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國的輪滑運動起步較晚,高校輪滑項目發展更是如此。加上群眾性輪滑運動的基礎比較薄弱,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高校輪滑運動的開展。
輪滑課程在我市普通高校的開展起步相對比較晚,但發展速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快的。我市普通高校輪滑課程的開展有其自身的優勢,也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市普通高校只有15%開設輪滑課程,對開設輪滑課的普通高校的學生進行課前輪滑運動經歷的調查,沒有參加過輪滑的學生占69%,練習時間在半年以下的占16%,練習時間在一年以內的占7%,練習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僅占8%。這說明我國的中、小學校的輪滑課和群眾性的輪滑運動開展不夠普及。多數中小學校體育課中沒有開設輪滑課程,參加輪滑運動的中小學生非常少,輪滑基礎差。
我市普通高校輪滑場地、器材嚴重匾乏,制約了高校輪滑運動的開展。首先,我市各高校體育場地面積相對不足,這是造成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學場地嚴重缺乏的主要原因。其次,建立正規的輪滑場地所需資金要高達幾十甚至幾百萬元,很多高校無力承擔高昂的資金投入。再次,經費的不足也使學校體育設施不能得到補充,破損器材不能及時維修,使學校體育教學工作及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影響。
重慶市高校輪滑專業的教師比例太少、專業知的識技能缺乏、學歷層次偏低,對于高校不斷發展和創新的輪滑教學和訓練來說,嚴重阻礙了高校輪滑運動的發展。作為輪滑教師,應該有較好的示范能力,也必須具備輪滑專業理論知識。輪滑教師資源短缺是導致師資隊伍專業素質低的主要原因,在缺少專業輪滑教師的情況下應就將其它專業的教師進行臨時培訓,甚至不培訓就開始進行輪滑教學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加之部分教師輪滑專業知識和理論鉆研不精,就形成了目前輪滑教學的尷尬的局面。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主觀上有意愿去學習輪滑,愿意參與到輪滑運動中。但在實際的輪滑教學中,學生主觀上和客觀上的原因也影響了輪滑課程教學的實施。初學者學習輪滑是一個長期、循序漸進的過程。有很多學生缺乏足夠的耐心,主觀上出現了急躁、焦慮、恐懼及退縮的心理,不愿意再繼續參與輪滑運動。在學習輪滑過程中,摔、臟、疼痛及受傷情況經常出現,這也使一部分學生放棄了繼續學習的想法。
4.1 、經濟因素:對輪滑運動的長期資金投入也是非常昂貴的,輪滑鞋和輪滑護具的金錢投入是不小的經濟開支。如果想在輪滑運動上有更深的造詣,就需要單獨的器材和聘請私人教練,這樣開支就會更大。
4.2 、校園體育文化因素:大學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對于學校體育和學生的體育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以無形的、潛移默化的方式發揮作用。對于輪滑運動來講,學校和學生對于輪滑運動的理解和態度,輪滑運動的傳統,從事人數的多少都影響輪滑課程的開展。校園體育文化直接影響輪滑課程教學的開展程度。
4.3 、身體因素:輪滑運動對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有一定的要求。近些年大學生的體質呈下降趨勢,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能不能滿足輪滑運動的要求,特別是部分女生,身體的協調和平衡能力較差,腿部和踝關節力量不足,身體素質嚴重的影響了學生對輪滑運動的參與程度。
5.1 、建立、健全適合我市普通高校輪滑教育課程的實施機制,保證輪滑課程的順利實施。應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重點提高其專項素質, 加強教師的思想品德教育并對教師進行定期的、有計劃的、有組織的培訓和考核。
5.2 、高校應加大力度為輪滑課程的開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保障輪滑教育課程的開展和普及,使輪滑教學得以順利實行。適宜優化課程設置、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科學選用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張弛有度,內外兼修”,提高輪滑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5.3 、學校和社會應在資金、輪滑場地、器材方面加大投入擴建標準場地學校領導和有關的管理部門, 要加大對輪滑場地器材的投資與建設, 并對場館進行多功能的開發, 為輪滑教學提供便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