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錦書
(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管理系,貴州 都勻 558022)
筆者從以前的中專學校到現在的高職院校,長期從事中專、中職班主任工作。針對近些年來,所帶班級學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差、理想缺失嚴重、行為習慣普遍較差、勞動觀念淡漠等現象,開展了以“講關愛、養行為、比貢獻、謀發展”為對策的班主任工作,有所收獲。
近些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高度重視與扶持,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這兩駕馬車本來應該是并駕齊驅,但是,在我們這種邊遠落后地區,由于學生本人、家長及社會的普遍認識,在初中畢業分流時,除了部分不再繼續讀書的外,只要能進高中就首先選擇進高中,甚至不少文化考分達不到本地高中錄取線的學生,想方設法也要讀高中,實在是進高中無門才不得不讀中職??梢姡镜貐^中職學校學生進校的文化基礎都比較差。另外,我們學校作為本地區高職院校,本來生源應當很好,但是,由于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與扶持,各縣、市職中校舍設施、師資配備都得到加強,各縣、市政府當然也希望把自己的職中辦好,自然要為他們的職中保生源,我們就不便去與各職中爭生源了。即使去爭,由于各縣、市政府保護措施得力,我們也爭不過他們。由于生源受限,只要有學生來報名,不管他們初中畢業與否都歡迎,導致我們的學生進校文化基礎更差。自2006年起,我接任班主任的06、08、09、11、12級學生中,前三級還有個別達到當年本地高中的錄取線,11、12級學生,全部都達不到當年本地的高中錄取線。
近些年來所帶班級的學生中,有的能正確認識進中職學習一技之長是他們的合理選擇。這種學生,他們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是,這種學生在各班只占極少數,達不到20%。其余大部分學生中,一部分是從小受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從初中畢業進高中、高中畢業進大學的理想狀態中突然掉進這中職學校來,由這種理想錯位而導致理想缺失。另一部分則是從來就沒有對自己的人生作過什么打算,根本談不到什么理想不理想。可見,中職學生理想缺失現象嚴重。
由于我們中職生源問題,近些年來我所帶班級的學生中,多數是熟人及熟人的熟人送來幫他們管理的。這些學生,往往都存在某些方面的不好的行為習慣,他們都是我的“皇親國戚”。這些學生的家長,對他們在學校能讀多少書、長多大本事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在學校有人管著就行,若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成人、成才當然更好。另外的學生,一部分是屬于家長要將他們的子女與原來的環境分開,我們學校正好離城遠點,符合這部分家長的選擇;一部分屬于原來的哥們弟兄相互邀約來的;更有個別是已經進了別的院校讀書,由于打架、曠課等估計可能會被處分而中途跑來的;當然通過學院正常招生宣傳進校的也有一部分。這些學生中,可以說很多是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無故遲到曠課,讀書不帶課本、不帶筆、不做作業等現象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抽煙喝酒,迷戀于電子游戲??傊?,多數學生行為習慣普遍較差。
現在的學生,來自于城市的,獨生子女居多,來自于農村的,雙生子女居多,他們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再說,現代家庭中,的確也很少有忙不過來的事需要子女去做。我暑假期間就到過部分農村學生家中,這些學生在家中也很少有事做,連煮飯也很少要他們幫忙。家長只要子女好好讀書,其他一切事情都可以不需要他們做,甚至洗內衣內褲都可以由家長代勞。當然,這些家長本身也知道對子女的這種教育肯定是錯的,但是,硬是要以子女“中考、高考壓力大”為愰子自欺欺人,一錯再錯,不能自拔。我估計,這種現象恐怕還不少。這種教育,本身就缺少了對勞動的啟蒙教育,又怎么會產生勞動觀念,更談不上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了。對于學校,只要中考、高考考得好,一好遮百丑。我就知道有這樣一個初一年級的班,安排打掃教室衛生時,誰也不愿意,忽然一個學生說,“干脆大家出錢請人干”,瞬間個個舉手贊同,班主任哭笑不得。可見,怕苦怕累,勞動觀念淡漠恐怕是一種普遍現象,至少我相信。我帶的中職班中就出現過安排集體打掃衛生時,就有不少袖手旁觀者。甚至早上第一節課前,我見到教室墻腳有一堆垃圾,就故意去拿掃把和簸箕以引起學生的注意,但直到我開始掃垃圾了,才有兩個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把我手中的掃把簸箕接過去。
中職學生中,文化基礎普遍較差、理想缺失嚴重、行為習慣普遍較差、勞動觀念淡漠是普遍現象。另外,學生中不少從開始讀書就是“留守學生”,重組家庭的子女、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對家庭不負責任的子女也不少,更有個別家長教育子女方法欠妥。這些學生,他們平時總是缺少這樣或那樣的正常關愛,導致他們只關心自我,不關愛他人,我行我素,缺乏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以上諸多表現,可以說是中職學生進校初期的基本現狀。當然,某些方面較好的學生也不少。比如說嚴格遵守校紀校規、勤奮學習的學生也比較多,只不過綜合素質較全面的學生不多。
針對學生基本現狀,從06級學生進校,我就初步清理出“講關愛、養行為、比貢獻、謀發展”的思路,并切實開展工作。
講關愛,是指圍繞學生進行的關愛,包括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及對自己的關愛。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特別是近些年的中職生(現狀前面所述),他們看不到光明的前途,而且相當一部分本身還缺少這樣或那樣的正常關愛,因此,他們比以往的學生更需要關愛。
關愛學生,不只是經濟上的支助?,F在的中職生,由于國家的大力扶持,絕大多數的學生也不存在經濟上需要多大幫助,更需要的是情感上、思想上的關愛和幫助,使他們逐漸成人。當然,極個別在經濟上確實存在困難的學生,我們也應當盡微薄之力,且盡可能是通過為他們創造勤工儉學崗位,或組織他們利用假期打工等方式予以關愛。
關愛學生,需要家長的理解與配合。家長都希望子女順順利利進好高中,進好大學,將來有好工作。很多家長把子女送來中職,本來就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此,這些家長也需要關愛。只有把對學生的關愛與對家長的關愛很好地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在學生身上體現出關愛的效果,達到關愛的目的。
關愛學生,需要社會,特別是用人單位的支持與配合。比如組織學生假期打工及實習,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他們既需要學校的關愛,也需要用人單位的關愛。如果我們本來對用人單位都沒有關愛之心,用人單位又怎么會對學生產生關愛,對他們進行教育、幫助,使他們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關愛學生,關鍵是需要我們必須有一顆對學生關愛的、敞亮的心。我們心里清楚,盡管他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他們都只是娃娃,需要關愛;他們的可塑性強,值得關愛。若能通過我們的關心、幫助和教育,使他們成人、成才,對他們的人生發展有所幫助,這不僅只是對他們個人的幫助,也是對社會造福,這難道不是我們人生價值的體現嗎?關愛學生,不能只是源于教師的責任、義務等這種被動的行動,沒有發自內心的關愛,是難以打動學生的真情的。只有對學生發自內心的真愛,才可能獲得學生對你的真情關愛。
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重點是放在學生的人生發展上,抓住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進行交流,使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逐步成長。
通過關愛,不僅使學生逐步樹立理想、理解人生價值及社會責任,學會理解他人,關心他人,關心集體,樂觀向上,為他們人生發展打好了思想認識基礎,師生間也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這就為要求學生改變原來的一些缺點和不好行為,逐步養成好的行為習慣提供了有利條件。當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難度很大,不僅需要胡蘿卜加大棒,更需要對他們的細心和耐心。比如天氣變冷,就必須提醒按時起床,甚至提前到宿舍把他們喊起床。
通過講關愛,養行為,使學生在懂得應當如何做人的過程中,不斷培養班集體觀念。通過大家制定班集體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并設置不同階段如全學期、全學年及在校期間全勤獎、每學期不掛科獎、考取各種職業資格技能證獎、參加運動會及參加各種社團組織有益活動獎等,結合學院獎學金、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文明宿舍、優秀班集體的評定,盡可能兼顧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獎,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到班級活動中來,鼓勵大家為實現班集體目標及為爭當優秀班集體貢獻力量,學生人生發展也從中受益。
講關愛、養行為、比貢獻,目的就是為了學生人生發展。我采取了如對教室和寢室衛生由開始一般要求到越來越嚴;對怕苦怕累采取了見習稍為吃苦,假期組織短期打工逐漸吃苦,至頂崗實習時就能適應吃苦的漸進式做法;對學生的學業,既考慮專業設置要求的一技之長,更注重綜合素質,鼓勵學生在完成專業要求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強項,鼓勵學生盡可能獲得更高學歷,為人生發展搭建更廣闊的舞臺。
幾年來,針對學生現狀,按照講關愛、養行為、比貢獻、謀發展的對策,切實開展班主任工作,有所收獲。所帶班級多次評為優秀班集體;畢業后直接就業的學生中,不少已是用人單位骨干力量;畢業后參加對口考試或推優就讀我院高職的學生,學習勁頭足,有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的。其中06年進中職、09年推優進高職的一名學生,今年畢業被評為貴州省優秀大學畢業生。09年進校的中職生,今年參加對口考試和推優進入我院高職繼續讀書的學生,占全班畢業生數的百分之三十多,而且他們多數都是利用假期打工和頂崗實習得到的工資交的學費,目前這些學生的學習勁頭十足,各方面表現都好。
[1] 劉景忠.發現學生:職校教師的幸福之源[N].中國教育報,2012-01-15(03).
[2] 于華梅.衛煒職校生學習動機的缺失與培養中等職業教育[J].2006(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