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孟海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約占胃惡性腫瘤的95%以上,而全世界約有35%的胃癌病例發生在我國[1]。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口在不斷增多,老年胃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而目前治療老年胃癌的主要方法仍為外科手術。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器官功能相對低下,基礎疾病較多,手術的相對禁忌癥存在,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本文選擇我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65例老年胃癌手術患者,對其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進行分析,現將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共觀察65例2003年6月~2006年6月由我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其中男56例,女9例,年齡60~85歲,平均72.4歲。入院前病程在3個月以內9例(13.8%),3~6個月21例(32.3%),6個月以上35例(53.8%)。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食欲減退、噯氣、返酸、腹脹、消瘦、上消化道出血及黑便、嘔吐、腹部可觸及腫塊等。腫瘤病變部位:胃竇部28例,賁門部19例,胃體部10例,胃底部8例。病理類型:低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20例,高分化腺癌16例,黏液細胞癌6例,未分化癌5例,印戒細胞癌3例。術前合并癥:高血壓病25例,冠心病20例,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18例,糖尿病14例,肝硬化8例,貧血及低蛋白血癥6例,前列腺肥大4例。
本組全部病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56例在全麻下手術,9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手術。行胃癌根治術46例,其中遠端胃次全切除術32例,全胃切除術9例,近端胃次全切除術5例;姑息性切除術11例;胃空腸吻合術8例。術后除早期患者外,都予以輔助化療。
本組有12例(18.5%)患者術后出現一種或多種并發癥,其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開3例,吻合口瘺2例,吻合口梗阻2例,心力衰竭2例。圍手術期死亡2例,病死率為3.1%,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治愈或好轉出院。本組共隨訪52例,1年生存率為92.3%(48/52),3年生存率為53.8%(35/52),5年生存率為29.2%(19/52)。
老年胃癌患者由于早期癥狀隱匿,不太典型,往往確診時多為中晚期。加上老年患者生理機能處于衰退狀態,機體應激能力低下,各重要器官的功能貯備和代償能力明顯降低,術前常并存多種慢性疾病。由于病變以胃竇及胃底部位多見,在行胃鏡檢查時,必須特別注意胃的兩端病變的存在。而病理類型以高、中分化腺癌為主,分化程度較好[2]。因此,在進行手術治療時,在保證切除范圍和力求手術治愈的同時,一定要考慮老年患者的全身情況和原有合并的基礎疾病,以防止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目前,外科手術仍是治療胃癌最為有效的手段,老年絕非是手術的禁忌癥,如果老年胃癌患者的主要臟器功能狀態尚可,應盡量選擇根治性手術切除[3]。對于臨床上的全胃切除術主要適用于治療胃部惡性腫瘤。由于全胃切除破壞了消化道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喪失了胃的貯存、混合食物及分泌消化液的功能,因此不是所有的胃癌患者都適合行胃全切除術。有的患者行部分胃切除手術就能達到胃癌根治的目的,則完全不必行全胃切除術,這樣既可減少患者的手術創傷,縮短手術時間,也能減少全胃術后一些不良并發癥的發生。因此,對那些不能根治的患者盡量選擇姑息性切除術,以減輕患者的腫瘤負荷和手術創傷,改善其生活質量,為后期治療創造有利條件。而在手術治療時,我們應注重縮小手術與擴大切除并存,強調手術方式個體化,提高患者生存率與保證良好的生活質量并重,這是老年胃癌的外科手術原則[4]。本組行胃癌根治術46例,其中遠端胃次全切除術32例,全胃切除術9例,近端胃次全切除術5例;姑息性切除術11例;胃空腸吻合術8例。術后有12例(18.5%)患者術后出現一種或多種并發癥,其中肺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開3例,吻合口瘺2例,吻合口梗阻2例,心力衰竭2例。圍手術期死亡2例,病死率為3.1%,其余患者均治愈或好轉出院。
對于老年胃癌患者,我們要對其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5],全面了解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情況,并實行有效監護,大多數患者均能耐受手術。麻醉方式一般以全麻為好。手術方式可根據患者情況而定,盡量采用胃癌根治術。如果患者術中情況較差,采取根治術治療有困難時,也可采用姑息性切除術,并且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對那些腫瘤浸潤過深而不能切除者,也應做胃空腸吻合術,以解除或預防幽門梗阻。術后要嚴密監測心肺肝腎的功能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另外,術后營養支持對老年胃癌患者,尤其是術前有營養不良和貧血者尤為重要。合理的營養支持可明顯減少吻合口漏和切口裂開的發生,同時可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性并發癥的發生率[6-7]。對于臨床上出現的一些并發癥,應積極處理,給予合理的治療措施,避免進一步加重。手術后的患者,有條件者應給予化療藥物治療,化療方案應根據患者情況而定,一般選擇毒性小,反應輕的藥物。
總之,我們要根據老年胃癌患者的特點,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選擇合理手術方式,加強術中、術后監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術后并發癥并給予相應的處理,以便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延長其生存時間。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6O-465.
[2]趙玉生,張吉發,戴宗晴,等.55例老年胃癌手術治療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OO7,15(8):533-534.
[3]付林.46例老年胃癌手術治療的臨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8):99.
[4]張曉力,郭曉冬.老年人胃癌67例手術治療體會[J].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6,6(12):1351.
[5]周大鵬,周仲鵬.60例老年胃癌患者外科治療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1):1321.
[6]朱凌云,杭凌,王衛理.老年胃癌患者術后腸內腸外營養支持的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34):7-8.
[7]李明朗,劉鑫.120例胃癌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