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吉梅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康復護理技術在肛腸術中和術后的應用
仲吉梅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康復護理是除包括正常的一般基礎護理內容外,還應用了各種專門的護理技術,對患者進行殘余機能的訓練,努力挖掘患者心理上、軀體上的自主、自立能力.康復護理的基本職能是保存生命,減輕疾病的痛苦和促進康復這幾個方面.康復護理是在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康復護理技術也可用于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我中心在肛腸疾病術中及術后應用了康復技術,收到良好的效果.
康復護理技術;肛腸術中及術后的護理
康復護理技術是一門促進患者身心功能恢復正常的新的學科,也是一門新的專業技術,它可以使患者盡快地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可用于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近年來人們對肛腸疾病術后康復治療有所重視,肛腸疾病在當今社會中,危害人類健康的多發病及常見病,目前臨床上治療肛腸疾病的常見手法是手術.而肛腸手術是最容易引起尿潴留、排尿困難、排便困難、腹脹疼痛等一系列的并發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根據肛腸術后的病情特點及病發癥出現的原因,對患者進行完善細致的護理,讓患者最大限度的減少痛苦,促進肛腸術后的病人早日康復.我社區中心護理人員在科內醫生的配合下,通過不斷的努力,總結出一套對肛腸術后患者的護理技術和康復體操.這套護理技術及康復體操是對肛腸術后患者進行運動的康復訓練,主要通過指導患者術后進行科學、規律的適當運動,以中等量的有氧運動為主,疏通經絡,側重加強局部肌肉鍛煉,改善微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傷口愈合,從而達到促進機體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滿足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使肛門部運動康復訓練成為肛腸科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1 選擇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幾年來肛腸術后患者共140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齡在18-84歲之間.
在肛腸術后遇到的情況,肛腸疾病術后一般2~3小時后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肛腸疾病術后的疼痛比一般其他外科手術后的疼痛都重,患者的情緒比較激動、煩躁,甚至易怒.醫護人員應用各種方式方法來轉移術后患者的注意力,應主動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及時發現,解決和回答患者及家屬所遇到的問題對患者最關心的術后排尿困難、出血、疼痛等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回答.并用同情,使用和煦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消除恐懼心理,解決并指導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要求,使患者感到安全舒適,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使患者的疼痛轉移,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術前應做好準備工作,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過程以及注意事項,消除患者恐懼心理,進行全方面的身體檢查,做好手術前檢查,排除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統結石、腫瘤、泌尿系感染等所致的隱匿性排尿困難的同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評估患者對此次手術的耐受程度,指導患者合理的飲食,并詳細的講解手術的目的和意義,取得家屬和患者的配合.
手術當天,飲食應該為半流質飲食,同時應吃含纖維多的食物,如稀飯、面湯及蔬菜、水果等,以易消化、清淡為主,應忌辛辣、煎炸、海鮮、煙酒等刺激性的食物,多飲溫白開水,術后應盡量避免排便.如二十四小時后排便,出血或排便疼痛的,應用紅外線照射,因為排便出血平均在術后七天左右,有時由于水腫等原因,出血長達十四天左右,這時也可采取溫水坐浴,正確的使用坐浴洗劑,每次坐浴時間為10~15分鐘,溫度為38~40℃為宜,并且坐浴時的毛巾要每天清洗、晾曬、保持清潔.術后的換藥也很重要,術后的換藥與患者對疼痛的恐懼有直接關系,在此之前應做好準備工作,要讓患者解除顧慮,增強信心,增加對換藥重要性的認識,讓患者認識到換藥對肛腸術后的痊愈、康復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減輕疼痛,在操作中除手法技巧之外,還應讓患者有較好的心理上的準備,換藥時應按換藥的原則,清洗傷口,去除異物和膿液保持引流口的通暢,避免細菌的分泌和繁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換藥以水劑類的藥物,用水紗覆蓋創面為主,起到清潔和消炎的作用.首先應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及其周圍,再用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沖洗,如果有膿性分泌物或血性漿液時,應放置引流紗布填塞、引流.換藥過程中,動作要輕、柔和,多和患者交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當患者疼痛難以忍受時,可適當使用局麻藥物.
肛腸術后的患者,有部分發生排尿困難,就是大家所說的術后尿潴留的問題.首先醫護人員應向患者解釋清楚,這是由于手術麻醉,傷口疼痛等刺激肛門括約肌痙攣,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產生了排尿困難和尿潴留的現象,此時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可口服解痙攣的藥物緩解尿道括約肌的痙攣,例如對麻醉藥引起的排尿困難和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的、年老體弱者、可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通過抗膽堿酯酶的作用,促進膀胱平滑肌和尿道肌收縮促進排尿.對年老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可口服2-4毫克特拉唑嗪.(服藥后應平臥,防止低血壓的發生)由于肛門疼痛而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者,可肌注杜冷丁等止痛藥,以松馳尿道括約肌使小便得以排出.連續幾日都排尿不通暢者,如果是濕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者.可服用中藥,車前子、淡竹葉、桔梗泡水當茶飲.腹部紅外線照射理療在病人的膀胱區照射15-30分鐘,紅外線照射既有改善血液循環,起到消炎止痛作用,又有調解神經系統解除膀胱括約肌的痙攣,促進膀胱平滑肌的收縮達到排尿的作用.腹部膀胱區熱敷,按摩.熱敷、按摩可放松肌肉促進排尿.溫水沖洗外陰或用流水聲形成條件反射誘導排尿,也可用于中醫理療的針灸療法.可針刺“中極”“曲骨”“三陰交穴”或“艾灸關元”等,用于止痛刺激排尿,緩解膀胱肌的收縮.如果上述的辦法均不能解決尿潴留或排尿困難的患者,膀胱充盈明顯時須進行導尿術.對膀胱高度膨脹且又極度虛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過1000毫升,困為大量的放尿,使腹腔內壓急劇下降,血液大量滯留在膀胱血管內,可致血壓下降而虛脫,又因膀胱內壓突然降低,可致膀胱粘膜急劇充血發生血尿,所以進行導尿術時要因人而宜.
肛腸手術后的腹脹患者也很多,其原因麻醉(局部麻醉的較少,尤以腰麻和骶麻明顯)、填塞肛門的輔料過多且緊,使肛門不能正常排氣或過度飲食奶類、糖類等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或手術后臥床的時間較長,沒有及時的活動,腸蠕動差.其處理的方法可應用中醫護理的治療,第一步應采用腹部的熱敷及推拿,雙手平放在下腹部,手心向下,以順時針方向、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十分鐘左右,再配合針灸治療.在征求醫生的同意后,可適當的放松肛門內的填塞輔料,輔料填塞的時間不應過長,時間足夠可囑患者排便,必要時也可以請求醫生給予肛門排氣,口服有助消化的中醫藥物.
1.2 手術后恢復期間,可進行康復體操指導,根據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痊愈:肛門部切口完全愈合,無疼痛、水腫、肛門墜脹感;
(2)顯效:肛門部切口愈合,無水腫、肛門墜脹感,肛門部疼痛明顯減輕;
(3)有效:肛門部切口基本愈合,疼痛、水腫及墜脹感減輕或有所改善;
(4)無效:肛門部傷口未愈合,疼痛、水腫無改變.
1.3 肛腸術后康復體操的運動方法一般適用于手術后的七天以上,無活動性出血及嚴重并發癥的患者.運動量以微微汗出,不感到疲勞為宜.
運動口訣: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轉體往后瞧;前俯后仰合抱腳,雙手護臀兩邊翹;單膝跪地坐下聊,弓步拉開有奇效;呼吸吐納開下竅,打完收工開口笑.
1.4 注意事項:因人而異、持之以恒、動作緩慢,舒展有度,防止傷口拉傷或撕裂傷.
痊愈:95例(67.8%);
顯效:33例(23.5%);
有效:12例(8.7%);
無效:0例.
肛腸疾病患者術后,應當首先從患者的心理開導,讓患者了解術后的注意事項,以及肛腸術后康復體操的應用.肛腸疾病是局部肌肉組織的微循環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生理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祖國醫學認為:通過肛門部運動康復訓練,可舒經活絡,運行氣血,化瘀散結,運化精微,使失去平衡的氣血得以重新調整和改善,可有效改善肛科術后肛門部經絡阻滯、氣血不和、濁氣下注引起肛門墜脹、疼痛、水腫等癥狀.現代醫學認為:肛周有著不同的肌群,血管和神經分布非常多且豐富,而術后病人疼痛較重,傷口愈合較慢,通過康復運動訓練,增加血液循環,恢復受損的神經末梢及肛門部神經感受器,保障肛門括約肌運動協調,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減輕疼痛,有利于傷口愈合適用于臨床推廣應用.對肛腸手術的患者保健知識及健康方面進行詳細具體的指導和講解,幫助患者建立生活方式和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方式,使其養成定時排便,合理飲食,早睡早起,情緒穩定,保持肛門及肛周衛生等良好習慣.
R473
A
1673-260X(2012)03-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