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翱
摘要:在面臨民辦高職院校注冊招生體制下學生生源質量較低,學習能力弱,學習興趣低的情況下,筆者提倡班級自主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深入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通過探索出來的一系列具體的教育措施,形成一個可操作的教育模式,幫助、引導和教育學生實現班級管理獨立、民主、科學、平等和自主,培養學生的自筆者管理、自筆者學習和自筆者生活的能力。
關鍵詞:注冊招生;自主管理;班級;培養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模式的改革,“注冊招生”成為了江蘇省2011年招生模式的試點。作為一種新的錄取模式,注冊入學并不是對考生學業成績沒有要求,但招收的學生的層次差異往往比較大,同時對民辦院校來說有可能會有一大批文化基礎較弱的生源。
作為一名民辦高職院校的班主任,在面臨學生生源質量較低,學習能力弱,學習興趣低的情況下,筆者提倡班級自主管理。所謂班級自主管理,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深入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通過探索出來的一系列具體的教育措施,形成一個可操作的教育模式,幫助、引導和教育學生實現班級管理獨立、民主、科學、平等和自主,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和自我生活的能力。筆者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班主任主導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班主任起主導作用,學生參與管理。學生剛進入大學校園,同學之間交往少、缺乏了解,缺少“家”的感覺。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用最短的時間了解學生。這里的了解是指對學生的學習、紀律、特長以及不良習慣,甚至是脾氣、性格等各方面的了解。以此為據,實行小組管理制,充分考慮各個小組之間的平衡,全班共分九個小組,每個小組在組長的帶動下,相互熟悉、相互競爭、相互學習。在這個基礎上,筆者又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師生共同制訂班級的有關規章制度;二是認真培養班干部,給他們多講一些方法,讓他們發揮好表率引領和上下銜接的作用,帶領全體同學共建班級;三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為每一名學生確立學習目標,要求學生自己的事自己管,管好自己。
二、師生共同管理班級階段
在這一階段,筆者采取說服式管理方式和參與式領導方式對班級進行管理,一方面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指定一些具體的工作內容,另一方面力抓班級自我管理的領導核心建立與培養,支持班干部大膽開展工作,引導多數學生參與管理。
本階段班級的領導核心——班委會、團支部基本形成,學生已有了初步的“班級社會”經驗,自我教育意識及能力有了一定的增長。同時,在一個大學的班級中只講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余豐富多彩的生活是筆者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全面素質的提升才是當代大學生的標準。同學們積極配合院學生會的工作,籃球賽的開展,運動會上拼搏的身影,珍珠泉的春游,都積聚了自我生活經歷和團隊凝聚力的提升。例如“春游”,筆者將任務安排的權利交給班長和團支書,他們組織同學們,進行分組進行野炊,同學們玩得安全,玩得開心。這一切班團活動,不僅能使班級擰成一股繩,形成巨大班級向心力,同時也擴展了同學們的視野,調劑了枯燥單調的學習生活,增強了同學們的全面素質,也為同學們留下了最珍貴的回憶。
三、學生自主管理班級階段
大一下學期以來,班級正確統一的班級輿論、良好的班風逐漸形成。這一階級筆者采用民主管理方式,充分放權,使學生成為班級的真正主人。筆者將自己定位為指導檢查者,及時掌握班級動態,檢查班委會工作的開展情況,用班會課、課余時間鼓勵同學積極上進、力爭上游。班級中的賈輝同學,不僅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而且能很好的扮演班級領頭羊的角色,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同學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班級成績在全年級中名列前茅。班級中的一些后進生同學,如李建等人,雖然他們在學習差距大,但對班級事務很關心,主動為班級做好事,為其他同學樹立了榜樣,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只有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得充分,班級管理的效益才能極大地提高。筆者堅信,教育真正要走上科學的發展途徑,就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走人本教育之路,這與素質教育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參考文獻
[1] 郝文清.大學新生環境適應問題與應對措施[J]. 中國高教研究,2006(2):87-88.
[2]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