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燕,藺勇翀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遺傳與優生學基礎課程理念是讓學生掌握遺傳的基本知識,能綜合分析和解決遺傳病優生咨詢和宣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染色體疾病是三大類遺傳病之一,其危害程度遠遠大于單基因遺傳病,故“染色體疾病”一節是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的重點內容[1]。學生通過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能熟悉常見染色體疾病的臨床表現,立足基礎知識,放眼臨床應用。但實際教學中,存在常見染色體疾病多而課時少、臨床表現復雜而文字難以理解的矛盾,使教學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筆者通過教學改革和實踐總結,在教學中應用網絡資源,解決了教學難點,提升了教學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用周德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遺傳與優生學基礎》。
筆者秉持將遺傳與優生學科作為拓展模塊課程的理念,在課時縮減到18學時的現狀下,對內容進行大幅度的合并刪減,以同類遺傳病為線索,將臨床表現、發病規律、優生指導整合在一起。教學中遵循“輕理論,重實用”的原則,大量使用網絡資源,基本知識講授力求簡明扼要。
基于對教材的處理、教學理念的理解和網絡資源的應用,筆者重新設定了本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見表1)。

表1 遺傳與優生學基礎三維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是中職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助產和護理專業學生。學生通過第一學期對解剖學的學習,掌握了一些人體結構方面的知識,但掌握情況不理想。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利用網絡搜索資料的能力,但其對資料的整理、綜合、理解能力仍較差。雖然中職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缺乏主動掌握知識的積極性,但他們處于青春期,充滿熱情和朝氣,只要提供一個平臺,調動其積極性,他們就能更好地投入學習,表現自我。另外,中職生對網絡世界興趣盎然,教師可以投其所好并引導其科學利用網絡獲取知識。
以自主探究學習法為設計思路。根據教師給出的任務,學生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研究與探索。引導學生科學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整理學習資料,拓寬知識面。小組成員通過具體分工、相互交流、團結協作等形式來共同完成任務,學會對網絡知識進行分析歸類,撰寫總結報告并在課堂上匯報[2]。
根據“以學定教”的理念,以任務引領教學法為設計思路。課前讓學生分成小組利用網絡查閱資料,寫出總結報告,并制作匯報所用的多媒體課件。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分組報告并進行點評,對優異者進行鼓勵。
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形成了更有效的教學模式,推進了基礎知識和臨床應用的零距離接軌。
利用青春期學生對網絡世界的濃厚興趣,教師課前布置任務,增強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意愿,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苦學”變為“樂學”。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設備,讓學生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在活動中積累經驗,在推理中領會知識,在思考中構建概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樹立信心。
創設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科學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培養學生對醫學課程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質疑、解疑、提高、升華。

表2 教學流程
[1]周德華.遺傳與優生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羅丹云.《藥理學》課程“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4):38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