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晴
[關鍵詞]素描教學;整體觀察;技術;心態;方法運用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從素描最一般的原理和體系來說,所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如何把對形象最有幫助的要素用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到畫面上。當然,素描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并不止于此,但不管哪種風格的素描,其形象的呈現都必須通過線條和明暗關系,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畫好素描,首先要對素描的基本概念有準確的認識,在所有素描的基礎認識里,觀察方法是第一位的,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有效的正確的觀察方法為前提的話,素描的一切認識就都是偏差的。素描正確的觀察方法就是整體的觀察方法。
一、整體觀察是一種技術
整體觀察是一種技術,從事視覺藝術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達到整體要求的手段。初級造型的第一步是“看”,只有看到整體,才能做到畫得整體。整體地看是一種專業的觀察方法,是一個長期訓練的結果,素描學得快慢與看的方式是否得當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整體的觀察
綜合觀察,削弱視點注意力,整體感受對象,把握對象大的比例關系。整體和局部是對應的,對于初學者來說,對象的特殊性往往會首先引起注意,如較高的地方,較尖的地方,較復雜的地方等。對于特殊部位以及復雜部位的過分關注,往往會使學畫者忽視細節與其他部位的關系,最后的結果是較有耐心的學生會把每個細節都描繪得很像,而對象的基本比例都不太正常,就像“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對于較沒耐心的學生來說可能更是雜亂無章。
(二)對比觀察
以一個局部為參考,另一個局部與之相比,確定兩者的差異程度。具體地說就是找出物體與物體之間,以及物體自身各部位的差異。如在畫形狀時,畫面中最高的距離和畫面中最寬的距離的比例是多少。在這個大的比例關系中,各個物體所占的比例分別是多少。確定各物體的基本大小和外形后,再細分物體本身各部分所占這個物體大小比例的多少,就依據這樣的原則,從大分到小,最終能得到一個相對準確的形體。再如明暗階段中,要首先學會理性地歸納,不管是多么紛雜的明暗變化,都能夠歸納為黑,白,灰三個基本層次。確定哪些是暗部的區域,哪些是亮部的區域,哪些是處于它們之間的中間灰部區域,然后將所畫區域里的局部與周圍部分進行比較,使所畫局部既有區別與其他地方,又統一在這一區域所處的明暗關系中。只有運用這樣的觀察方法,才是完成一幅畫的前提和保障。
看起來這些都是機械的,復雜的過程,但對于初學者來說,這一步是很關鍵的,因為這就是一個理性分析的過程,而熟練程度決定了畫面的質量好壞。
二、整體的觀察方法是一種心態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會有這樣的體會,當老師反復強調整體觀察方法的同時,學生卻不停地重復著同樣的錯誤,心里反復默念一定要整體,但畫出來的東西往往就是局部的,瑣碎的。但當學生真正掌握了這種方法是,卻突然覺得它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因為這種過程是要經過反復的實踐和練習的,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飛躍。這一階段,整體的觀察方法就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同時也就成為一種心態,一種將它變為一種本能的心態,這也就是觀察方法的高級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整體的觀察方法不一定必須體現在畫面中,而是植根于我們心中。當它成為一種本能后,不管從哪個地方下手,不管是先完成哪個局部,都在內心又一個整體的規劃,最后呈現的也能夠是一個整體的畫面。現在,對于整體的觀察方法存在一些誤區,常常容易把表現手法和觀察方法認為是絕對統一的,這是不正確的。當我們將整體的觀察方法變為一種本能后,對于初學者的那一套表現手法反而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我們,會使我們的畫面缺少生氣。如有的學生不管畫什么,或是不管何種表現手法,一律嚴格按照初學的那一套方法,先用長的直線拉出大的形體關系,然后再逐個細分,一律將所有的圓形物體畫成方的,然后逐個地用短直線去削成圓形,這種方法本身沒有錯誤,它對初學者來說曾經起到過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畫面不僅僅只需要整體就可以了,還需要靈氣和豐富的表現手段。在這種情況下,一味地追求和表現整體觀察的某些表面現象則顯得過于教條,束縛了我們的創造力。
三、整體觀察的方法如何正確運用
在構圖和結構形體的觀察上,重要是培養幾何形的觀察方法,這是基礎,也是整體觀察方法的一部分。用幾何形(根據結構)去分析對象,概括對象,一切物體的運動、形體、特征,都會處在你的捕捉之中。畫面的結構好,能使你的畫面更洗練,達到以少勝多的目的。畫面的結構可以說是繪畫的建筑性,結構(主要指構圖,造型結構圖)也構成畫面中的氣勢,構圖給人心理作用,是經過分析對象而又藝術地綜合對象,面對對象,一眼看上去就應看到對象的整體結構,即最本質的結構特征,而且意識中馬上能產生最簡練的表現對象造型特征的表現力,這種藝術的簡練觀察力才是學生最需要學習的。在課堂上,應多給學生練習速寫,是培養整體觀察力的一個最好的辦法。
我們還要帶著透視的眼睛去觀察對象,用它去注意事物的各部分變化,才能充分的表達對象。藝術家的眼睛既是最粗略的眼睛,也是最深刻的眼睛,而且在兩方面都能超乎尋常,這有點兒像雄鷹的眼睛,在高空中,它可以俯視大片曠野,把一切都收入視線,當目光集中一點時便分外犀利,能把握哪怕有一點細微的變化。藝術的概括,簡練是為了深刻地表現對象。研究一下杰出的藝術作品,你就會感嘆,雖然看起來很簡練,但什么都表現出來了,而很多初學的習作,好像把對象的所有細節都畫了,但什么也沒被表現出來,平均對待的結果是什么都沒有。只有概括地表現對象,才是最生動有力和充分的。技法,不是浮光掠影,不要耍花招,技法是為了表達敏銳地感受到了和深刻地理解了的東西,并且它應該是竭力的盡一切力量來幫助你表達這些,畫很復雜的東西要簡單,畫很簡單的東西要復雜,把平凡的東西畫得不平凡,這就是那些大畫家們特有的本領。
所有的畫家都必須具備一個首要的品質:在視覺上整體地接受世界的能力。必須訓練自己的眼睛學會綜合,綜合并不是單純的表現方法的問題,重要的是觀察方法。沒有這種綜合,意味著你缺乏整體和概括的觀察能力,你就會鉆牛角尖,而且也達不到“一般所見”的那種最鮮明和整體的形象感受。繪畫和生活一樣,要大方,大來大往,而不是小里小氣,小聰明,計較微小得失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為藝術家的。□
(編輯/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