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遍低下,教師的觀念和素質、學生的自身條件、課程設置、評價標準等,在一定程度上對其產生影響,只有彌補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現狀;原因
筆者通過近十年的語文教學工作發現,中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普遍較差。大多數學生知識底子薄,言之無物;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與人交流時,缺乏自信心,不敢說,也說不清楚;特別是當眾講話時,十分拘謹,語言缺乏邏輯性,語無倫次;與人溝通時,不能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用恰當的言語表達出來,把有聲語言和身體語言完美結合起來去交流更是“天方夜譚”。這些狀況,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自身素質對口語交際教學的影響
一些語文教師的口語交際教學理念比較陳舊落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認為學生到中職校是來學習技能的,因此,教師講的多,學生表達的機會少。
此外,語文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口語交際能力。教師的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
二、中職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
大多數中職學生來自于農村和郊區,沒有城市里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多、質量高,口語交際的訓練更是少之甚少。有的學生還說著當地的方言土語,一張嘴,別的學生就會“笑”對他們。因此,他們經常寡言少語,交流時緊張不安,這限制了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他們的層次參差不齊,有的初中沒讀完,有的是中考的落榜者。他們的共同點是語文知識基礎差,很少閱讀,語言表達比較蒼白。他們的語文知識底蘊直接導致了口語交際水平的低下。
大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理。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好,教師不重視,是經常被批評的對象,因此,自信心嚴重缺失。這使他們不愛與他人交流,制約了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三、中職學校對文化課不重視
絕大多數學生和家長有這樣的偏見——到中職校就是來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因此,學生不重視文化課,在他們的頭腦中,認為語文沒有學習的必要。
學校對文化課的重視也不夠。雖然提出了文化課必須與專業課結合起來,貼近專業課,但具體如何操作,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落實不到位。
四、課時的不足和教材的缺陷
我校沒有開設單獨的口語交際課,語文課堂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要陣地。語文課開設兩年的時間,每周每個班級只有兩節課,每學期共36節課。
我校現在使用的教材一共是四冊書,包括基礎模塊上下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每個單元都安排了口語交際的內容,但是,閱讀欣賞的篇目比較多。因此,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課時量只相當于閱讀欣賞的四分之一。在這么有限的時間里,學生通過課堂的口語交際訓練來達到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很難的。
五、缺乏口語水平的評價標準
一直以來,我們的任何考試都沒有針對口語能力的。我們一直注重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寫作水平,對口語交際能力的關注不夠。另外,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口語交際水平如何,教師也沒有成熟的評價標準,他們都感覺這是一筆糊涂賬,所以不會在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上下工夫。
總之,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現狀不容樂觀,這種局面的打破,離不開學校、家長、學生的重視,更取決于教師的素質。此外,還應建立優良的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陳慧娟.中職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06.
[2]祝立.語文教學與學生說話能力的訓練[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8,5(3):13-15.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二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