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評價總是將教師作為評價中的主要對象,往往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就是考試與考查,這種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新職校課改理念下,探討如何評價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堂教學,包括教學目標和功能、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學習的狀態和結果。
關鍵詞:職校英語;教學評價;學生;發展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和評價方式是一門教學藝術,英語教師要致力于優化課堂教學的改革,立足素質教育,講究實效技能,總結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覺性,在學習英語語言的同時,提高英語水平和素質。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對學生的英語課堂評價,我們要注意到:
一、合理運用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種類、手段
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已由重結果轉變為重過程。我們在評價中常有四種類型。A.起點評估;B.診斷性評估;C.教學評價;D.正式評估。
下面,根據自己上課和聽課的體會,談談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怎樣對學生進行口語(Speaking)和寫作(Writing)的正確評估。
1.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口語表達能力的評估
在英語教學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中,聽說能力的培養最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但近十多年來,“聽”“說”活動在英語教學中已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課堂教學中,口語練習活動可給學生提供演練(Rehearsal)的機會,使學生得到用外語進行交際的真實感受;口語練習活動給教師和學生都提供了信息反饋(Feedback),從而使教學相長。
2.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寫作過程的評估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寫作基本功的訓練,更談不上寫作技能、技巧的提高,導致學生喪失對寫作的興趣等。教師要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根據寫作的評價標準,充分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以及建立學生寫作檔案等一系列形成性評價手段,加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在寫作的過程中,發現錯誤,總結錯誤原因,最后使錯誤及時得到矯正。
二、英語課堂中對學生活動過程的有效評價方法
1.小組評價法——培養協作精神
“小組評價法”經常采用分組教學策略,首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習活動。其次,根據預定目標對各小組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可以由教師指出,也可以是學生個體或組與組之間相互討論后做出的。最后,讓學生運用評價結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發展相應的能力。如,教師可根據各小組的回答,把每一組創編最好的地方組合起來進行練習,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賞識評價法
教師在賞識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再次對新知識進行探究,將學生的“滿足”內化為克服困難的動力。既有利于學生潛力的開發,又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冷淡、責怪、不適當的評價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與其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苛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現其優點,并給予賞識性評價,以激勵學生通過努力親身體驗到成功的滋味。
3.參與評價法——突出學生主體
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僅表現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在評價過程中體現。“參與評價法”的內涵就是在英語教學中把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納入評價的范疇。認知心理學對“元認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評價對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否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認真地總結各種學習方法,檢查學習活動進行的質量與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進一步的英語學習。職中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往往過低,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因此,我們要倡導學生張揚個性,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這也是我們讓學生自我評價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Arthur Brookes,Peter Grundy.Beginning to write.People’s Press,2000.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