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學生要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此,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與學生的需要結合起來,使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習興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激發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這樣,在教學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富有創新意識,設計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在講八年級思想品德“禮貌顯魅力”這一課時,讓學生模擬表演“公交車上有關是否禮貌”的兩種情景,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而明確了禮貌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于教材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學中就要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事物的規律,深入淺出,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即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條件、機遇和氛圍。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激發興趣和啟發思維,強調的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興趣是構成學習心理的動力系統中最活躍的因素,思維是能力的核心。因此,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全身心地參與投入,在創設情境中,能產生碰撞、開闊思路,這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創設情境主要通過設疑。設疑能使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產生矛盾,從而激發思維的欲望,培養創新能力。
三、注重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注重實踐。實踐活動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拓展了學習思維空間,激勵學生在觀察、體驗與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起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嘗試、去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負責、創新的精神。實踐活動的開展,既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又要根據教學的內容,提出問題查閱資料,開展主題演講比賽、辯論會、主題班會、手抄報、寫建議書、模擬法庭等方式進行,也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組織參加社會調查、訪問等形式。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應努力追求,大膽實踐,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努力。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英額布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