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長期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一直致力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方面的研究,對于初中生這樣一個教學群體而言,深入分析學生身心特點和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與基礎。教學中,教師應當緊扣每一個重要節點,抓實教學的各個環節,以扎實的措施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一、緊扣導入環節,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學導入是英語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許多教師沒有對這一重要環節引起重視,導致集中學生注意力、創造良好學習環境的課堂導入環節變成了部分教師三言兩語的上課提醒,從而沒能讓學生在上課伊始就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狀態。筆者在教學中,對這一環節高度重視,導入語言簡明扼要,導入手段豐富多樣,有實物,有投影,有多媒體視頻,側重于對教學活動中將要出現的單詞、情境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一次提前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樂于、急于、迫切希望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實現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雙重效果。教師抓住了教學導入環節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接下來一節課的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在教師的順利引導下循序漸進,逐一突破。
二、巧妙設計提問,實現師生良好互動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走出單向講解、滿堂灌輸的困境,許多教師一走上講臺就講個不停,整節課成了英語教師自我展示的平臺,學生的積極性并沒有被有效地激發出來。這種將學生當作被動聽講對象的教學模式無法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學生課堂學習效率較低。眾所周知,初中生進入青春期后,渴望表現、渴望參與的意識非常強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他們的參與欲望轉化為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積極因素。
三、發揮朗讀作用,提高學生的聽寫能力
朗讀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進行范讀,可以為學生提供示范作用,使他們更準確地掌握發音技巧。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學生領讀,全班學生齊讀,分小組實施朗讀,采取男女生對讀、接力讀等。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趣味性。
四、借助電教媒體,訓練學生英語聽力
當前,信息化教學的普及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多媒體手段基本得到普及,這一教學手段的有效運用對初中生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另一方面,在學生聽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進行個別問題的提問,考查學生聽的準確程度與理解效果。
五、實施合作探究,提高難點突破效果
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應當把握一點: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再以教師的講解活動包辦一切,要讓學生走上前臺,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依靠自身的思考與努力,提高能力,尤其是對重難點的突破。筆者在教學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人數控制在6~8人。建立小組的目的,一方面讓學生在口語訓練中相互提問,相互點撥,共同進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讓重難點突破更為快速有效。筆者在教學中,一般利用探究題的形式將教材中理解難度較大的語言點以及語法句式的重難點提煉出來,以探究題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訓練,每一位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結論,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研究分析,最終形成統一的問題答案。在學生分小組研究出成果之后,筆者還引導每一組學生進行匯報,最終由筆者進行點評、梳理和總結提煉,完善學生的學習成果。
六、及時學以致用,遷移訓練運用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會聽、會說,還要會寫,許多知識點的掌握需要借助寫的形式來進行檢驗和鞏固。筆者在教學中,結合英語教材對學生提出一些片段練習、句子練習的要求,指導學生掌握句式要點、語法知識,仿照范文進行相關題材內容的片段寫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英語寫作的積極性,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實現了學生對語法句式要點的掌握,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長期的訓練對于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也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理念創新和方法優化,緊扣教學重要節點,積極創造條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初中生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為教學成效的提升和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橫溪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