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內教學大綱規定,義務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的義務是培養學生擁有創新意識,鼓勵他們勇于創新、敢于創新,將所學知識與改造世界相連?;谶@樣的教學理念,具體反映在英語教學中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教師素質、教學設計兩方面入手,來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英語教學;創新思維;課堂;教師
全民素質的提高在于教育水準的提升。國家為了促使精神文明的發展跟上物質文明的步伐,在全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而教學大綱規定,義務教育階段要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能力的基礎上,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鼓勵他們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用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社會。這種教育理念要滲透到教學中的各個科目,各個環節。
一、創新教學的意義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注重的教學意識,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強大的社會競爭壓力使得人們在接受知識培養的時候,不僅要吸收外界的信息,還要學會融會貫通,這就需要培養一種自我更新的技術能力。英語教學也格外注重這一點,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籠統細長的語法、數不勝數的單詞怎樣才能讓學生記住呢?教師在教學時,考慮過學生本身的意愿嗎?教師一味的苦口婆心能換來學生的積極向上嗎?學生一味的反感和不理解,充分說明這些傳統的應試教育是行不通的。英文教學的創新模式正是適應時代的教育要求,使人們在接受信息化建設的時候,可以善于加以自己的想法,實現學生和老師的良好互動,促成教育質量的事半功倍。
二、教師應樹立創新思想
創新的實施,不能只表現在書面或者口頭,而是需要一種實踐行為。英文教學是一種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言課程,創新思維的培養應該貫穿于基本知識的教授中。關鍵要注重以下幾點:一是幫助教師樹立創新思想,二是培養教師的創新技能。
三、創新教學的課堂設計
課堂教學是整個英語教學的核心。如何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們討論問題的關鍵。課堂教學一般包括導讀(Pre-read)、課文(text)、問答(ask and answer)三個環節,且每一單元之后有一個小結。教師要依教材的進程,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培養之外,實施創新教育。部分教師誤認為創新教育與基本能力培養是分開的,其實是同一個過程的綜合教育。
1.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
正確且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是開展創新教育的一個方便渠道。比如,導讀(Pre-read)部分,一般是課文的引文。教師可以利用這個預習的機會放手給學生去搜集,學習列出相關資料鏈接,補充課外知識。教師培養創新思維,不是給一個答案,而是鼓勵給出其他回答。
2.利用小組學習,激發創新思維
小組學習主要是對課文(text)部分的教學設計。小組學習是一個綜合能力提高的學習模式。一般小組學習都是在教師講解完單詞和課文,學生對課程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后,開始進行小組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團隊意識。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盡量展現他們的精神風貌。
3.利用情境教學
在課文(text)部分,情景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最佳途徑。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特定的情景,比如,咖啡館、圖書館等場所,引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利用現有學習的單詞、句式進行編制情景對話。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學生產生厭倦的學習情緒,培養開發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4.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
學生的學習心態是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創新英文教學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朗讀背誦英語的時候,不要害怕犯錯誤、害怕別人嘲笑自己的發音,要樹立學習信心。讓學生認識到錯誤多,改正的機會也多,進步的可能性也大。培養學生相信自己,相信學習英語將是一件美好而有意義的事。教師應積極貫徹這一思想,引領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四、總結
創新英文教學課堂是師生的群言堂,是展示充滿活力和魅力的教學藝術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和諧統一的整合場所,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動系統?,F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創造潛能是每個有健全大腦的人都具備的,要使這種潛能變成一種實際創造能力,關鍵在于啟迪、發掘和訓練其創新思維。教師應充分理解這一點,并在教學中加以實踐,才可以培養更優秀的人才,才無愧于教師是一盞明亮的燈火,照亮學生的錦繡前程之說。
參考文獻:
[1]苗如生.中學教學研究過程初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3(01).
[2]王金瑛,劉玉霞.處理英語教學幾對關系方法談[J].黑河教育,2005(05).
[3]杜昌忠.從中學英語教學的需要看高師英語專業的教改[J].福建外語,2009(02).
[4]吳昭蘭.走出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的“誤區”[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5).
[5]康素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興趣激發[J].文教資料,2007(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宿豫區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