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在全國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教育也取得了令全社會有目共睹的好成績。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健康又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很有必要對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有效性;新課改
新課程標準是教育部為現代化教育所指定的新的課程教育教學標準,而作為新課改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體育課的教學實效性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一、造成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1.課改的要求不夠明確
每位教師的素質不一樣,對新課改的理解也不一樣。教師不能與學生進行很好的交流,同時不能深入理解新課改對體育教學模式的要求,這就使得有些教師不能很好地處理教與學之間的關
系,從而不能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在對新課改的理解上,很多教師有困惑,雖然從字面上來說是理解了,但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卻因為對要求不是很明確,使教學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果對學生的約束太多,就使得“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達不到;但如果放得太開,又會造成主體不明確,學生太過自由的現象。
2.過分強調硬性指標使學生積極性不高
多年來,我國的體育教學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采取與應試教育相同的教學方式,過分地強調動作的規格、練習的密度以及運動的負荷等多項硬性指標,而不顧及學生的身體發展狀況,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生達到硬性的指標。如,女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800米的長跑等。這樣的教學方式只尋求了整體上的達標卻忽視了學生的身體健康。
二、提高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有效性的方法
1.不斷加深對新課改精神的理解
教師在整個課程改革下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既是實施者,同時又是探索者,這就要求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抱著極大的熱情去積極投入到教學的改革中,通過學習充實自己,來擺脫陳舊的、不實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在不斷的探索和實驗中,尋求適應新課改下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有效方法。
2.教學內容要科學合理
新課改中并沒有規定各科教師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這樣就使得教師有了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大膽地去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通過對班上學生身體以及心理素質的調查,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3.教學目標要因人而異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體,由于每個學生的興趣不同,能力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有所收獲。
4.教學方法不能單一
教學方法作為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的一種手段,一定不能單一死板,否則容易讓學生形成審美疲勞,無法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制訂好目標、選擇好教學內容后一定不能對教學方法掉以輕心。而是應該不斷地學習,多參考一些成功的教學案例,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斷地進行擴展豐富。例如,可以在教學中引進一些游戲,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同時又能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體育與健康的教學方法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們要積極地學習,努力地實踐,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實踐能力等多種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孝喜.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方法的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0(36).
[2]王利.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武術教學芻議[J].西江月,2012(15).
[3]李義香.談新課程實施高中體育與健康模塊選項教學.神州,2010(12Z).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