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地理對中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越來越被人們關注,由此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有效性教學
和其他學科相比,地理的特點是知識點比較散亂,圖表多,需要記憶的東西也多,很多內容較為抽象。這就造成了學生地理學習的時間相對比較缺乏的情況。因此,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更多的知識,就成了教師應該關注的事情。
一、有效性教學概述
1.理解有效性教學
所謂有效教學,其核心的問題是教學的效益。教師開展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發展、進步的多少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標桿。如果可以在最少的時間之內,能讓學生取得更多的發展和進步,那么這樣的教學就是比較有效的。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手段要有明確的目的。
2.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在地理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只有以科學的教學目標作指引,才能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思維方向,才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化。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既可以直接為學生列出學習的目標,又可以設置問題情境來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方法的探究
1.重視課堂導入
想要使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一個良好的課堂開端是必不可少的。課堂的導入環節雖然只占到整個課堂時間的很少一部分,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有關新疆自治區的一節課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利用多媒體播放電視劇《西游記》中有關火焰山的情節,并以之設計開場白:“唐僧師徒過火焰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大家知道現實中的火焰山在我國的哪里嗎?”這樣就激起了很多學生的興趣,這時教師再引入有關新疆的地理知識,就會使本節課的課堂效率有了顯著的提升。
2.利用多媒體
在地理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有其獨特的優勢,利用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建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多種渠道來對學生進行信息的傳輸,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形象的課堂氛圍,以此來提高學生對地理課程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鋒面雨的形成”這節課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鋒面雨形成過程的Flash,把冷暖氣團的相遇、冷鋒和暖鋒的移動過程和特點等教學內容形象地表現了出來,使得本來很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化,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其中的過程,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3.結合生活實際
地理知識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結合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和當地所處的地理環境來進行知識的傳授,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比如,在講解氣溫帶以及其氣候特征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學校當地某段時間的氣候變化,來進行詳細的說明。這樣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學會用地理知識來解釋身邊發生的問題,非常有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準確地實現地理教學活動的目標。在新課改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核心理念之下,地理教師應該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使得地理課堂能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陣地。
參考文獻:
[1]劉玉蓮.淺談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技信息,2009(16).
[2]章慶美.新課程背景下概念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08(33).
[3]張本棟.網絡對地理教學的影響探究[J].科技信息,2011(17).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大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