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2012年5月17日 內容:舊人教版,5.8平移
授課班級: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 高一(2)班 該班是高一年級第2個班,學生基礎較好,長期以學案為主導的開放性課堂模式教學。
在上到《平移》一課時,由于學案沒有及時地打印出來,因此,我只能把學案上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用10分鐘的時間帶著問題看書本。問題如下:
(1)圖形平移是如何定義的?
(2)平移公式是如何得來的?
(3)你能通過平移向量■的坐標特點知道圖形的具體平移情況嗎?例:■=(2,-1)表示向 移 單位,再向
移 單位。
(4)平移公式與平移法則(左加右減)矛盾嗎?
過了10分鐘,我讓學生朗讀定義,然后結合多媒體動態演示了平移過程,并讓學生找出定義中關鍵字眼以強化對定義的理解。
處理第二個問題時,我就在原圖與平移后的圖形上任取兩個
對應點,構建一個向量——即平移向量■,假設其坐標為(h,k)。
F和F′上兩點坐標分別為(x,y)和(x′,y′),然后讓學生上臺寫出他們的關系方程,并做講解。講完后,其他同學都報以熱烈的掌聲。
第三個問題難度較大。為此,我就附了一個具體的例子來引導大家去思考。在解決此問題時,我本以為學生通過平移定義的理解應該能很容易得出答案。所以,我就整體提問了,結果卻出乎我的預料。只聽到部分學生回答說,左移2,下移1。大部分學生還是半信半疑的。這畢竟是重點內容呀。于是我就引入了物理學中向量分解法:(如下圖所示)
■
結合圖象可以看出■=(2,-1)中橫坐標值2可以表示為:沿x軸方向的分向量的長度,正值表示分向量與x軸正方向相同;縱坐標中的-1表示為:沿y軸方向的分向量的長度,負值表示與y
軸正方向相反。
講解完了,我還是很想知道同學們是否真正深刻地把握了。于是,我就提問了接受能力最差的一個同學相似的問題。題目是■=(3,2)表示什么幾何意義?該生站起來后,支吾了一會兒。
我又把問題具體化一點:“橫坐標的這個數3和縱坐標的這個數2各表示什么幾何意義?”該生似乎聽得懂我問的問題了,但好像又不會表達出來,一副滿臉著急的樣子。我見狀,急忙安慰他說:“不要急,讓其他同學幫你一下吧。”隨后,我就問:“平移向量表示什么幾何意義呢,哪個同學說一下?”這個問題問得很泛了,但已隨口而出,不能收回了。整個教室一片寂靜,過了一會兒,科代表舉手了,我興奮地示意讓她回答。
“圖形平移就是把圖形從向量的起點移到終點。”她回答道。
乍一聽,好像答非所問,我頓了一下,發現她的回答很有啟發性。其實,她已經把問題回答得差不多了。更讓我喜出望外的是,她把平移的定義用向量來高度概括了。此刻的我興奮不已,“哦,圖形平移就是把圖形從向量的起點移到終點。
第四個問題只有兩種可能答案。一開始,我沒有直接給出答
案,只是照著問題念了一下。然后,引導同學們去研究課本中的例2,分別用了平移公式和平移法則解決。通過類比,同學們自然得出答案。
下課鈴響了,我就匆忙進行了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里?”我問道。隨后,點了一兩個學生來回答。其他同學雖然沒被點到,但是他們的腦子里也在快速地歸納和搜索著——因為他們可能也被
問到。
跟同學們說再見后,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出了教室,心情無比的舒暢,迎著對面走過來的同事,我都自信地微笑著向他們點頭打招呼,心里唱起了世界杯主題曲:“偶咧……偶咧偶咧偶咧……”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