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既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又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當前素質教育探討解決的重要問題。就地理科而言,既要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又要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成績,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無疑是最捷徑的解決辦法。如何才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呢?地理教師只有做到以下六個方面: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課堂上做到教師精講,學生多看、多想、多練;課堂教學要講究技巧;地理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在地理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五忌”。
關鍵詞:地理科;學會學習;因材施教
任何教學活動都有其自身規律,地理課堂教學也不例外。如何做到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呢?筆者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精心設計每一節課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在教材的處理上應遵循簡便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原則,進行合理的整合;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盡可能做到適量且緊湊;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不能千篇一律,應做到靈活、力求新穎、別具一格,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相應的不同的直觀法、分析綜合法、啟發式、比較式等教學方法。
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學習是現代人的第一需要,學習能力是現代人的第一能力。“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和贊賞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價值和尊嚴,贊賞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愛好,特別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哪怕是很不起眼的閃光點,對其進行贊賞和表揚,以此激勵學生學習。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的治理”一節時,筆者在黑板上板書該節應重點掌握的幾個問題,放手讓學生閱讀教材后回答,并注重對學生在回答過程中的引導、鼓勵和小結,這樣不但教會了學生如何學
習,而且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并且讓學生在活躍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動腦、動口中輕松、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要做到教師精講,學生多看、多想、多練
無論是新授課或是復習課,其授課都要有一定的深度、廣度和速度。要重點突出,不要怕學生不懂而面面皆到,泛泛而談;難點要突破,并且盡量減少冗長的解釋,要把復雜的問題變直觀、變簡單,小結要經典。要杜絕滿堂課都是教師在講的現象,要在教師的引導
下,把盡可能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個體活動,或同桌交流、討論,或查找答案。地理課教學,要突破學生看圖、表提取信息的難關。因此,讓學生多看書、看圖、看演示等必不可少。
四、課堂教學要講究技巧
教學本來就是一門藝術,為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技巧至關重要。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疲勞,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增強學生對某些知識的理解,采用形象的姿態語言或給學生講一些
與地理有關的小故事、國內外風土民情、地理新聞、奇聞軼事、簡短而風趣的笑話等。一般而言,學生喜歡哪一位老師,自然也就喜歡他所授的課程,為了盡量讓學生感到老師和藹可親、容易接近,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是一個眼神,以此吸引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面帶微笑,不要板著臉,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教態要自然大方,幽默感越強越好,達到使學生愿意聽,進而樂于學的目的。對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的處理,應以不影響教師課堂教學進度和氛圍為原則,同時也要做到使違紀學生有
自知之明,自覺矯正。
五、地理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每節課都要使班上基礎差的學生能有所收獲,使優生能發揮
學習潛力,努力對學生實行最低要求和無限發展的統一。因此,要求地理教師課堂教學中實施必要環節,如承前啟后的導言,學習目標和重點的提出,引出問題、導出思路、自學引導,啟迪學生思維,讓其從思考中得出結論,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六、地理課堂教學“五忌”
(1)教師意志消沉,對教學、對學生不自信。(2)不備課,對課時安排和教學進度沒有認真思考,上課無計劃、無重點,松散無序或隨意拖堂。(3)無目標、無主次地一講到底,不留給學生自由時間,不給學生思考回味的余地,導致學生消化不了所授知識而使課堂
氣氛沉悶,雙面活動不協調,學生學習情緒低落的滿堂灌。(4)為“展示”教師自己的學識淵博,在課堂上不分主次(重難點問題和一般問題)地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小問題長篇大論一番,偏離教學內容,沖淡主題,廢話連篇。(5)上課方法單一,平鋪直敘,從枝到葉不分輕重地面面俱到。
(作者單位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