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每位教師在苦苦探尋的問題。尤其對語文學科而言。如果我們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整個語文教學就勢必會事半功倍。自學能力顧名思義就是學習者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獨立地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在此,我談談在近二十年的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所謂學習態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是學習者對學習持有的積極、肯定的或者消極、否定的反映傾向;它也是個人對學習所抱有的一種內在的心理準備狀態,它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穩定性。一個人如果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就會引發強烈的求知欲望,持之以恒,產生強勁的內動力。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我認為,可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去熏陶、感染學生;可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讓學生感知祖國的巨大變化得力于人民的共同努力,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可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培養積極的進取精神。只有有了積極的學習動機,學生才會發自內心地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在挫折和困難中披荊斬棘,完成學業,實現真正的素質提高,也才會為今后進行終身學習,建立學習型組織和學習型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的強或淡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程度??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北R梭說:“要啟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當這種學習興趣很成熟的時候,再教給他學習的方法,這確乎是所有優良教育的基本原則?!庇纱丝梢姡ぐl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語文教學的關鍵。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呢?(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如,教學《三峽》一文時,我和學生一起將搜集到的有關三峽的圖片布置在教室內,教學時,圖文并茂,還通過課件把三峽美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美的情境中產生如見其景、身臨其境的感覺,以大大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2)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是教學語文的關鍵。
三、適宜的學習方法是學生自學語文的寶典
在教學中要加強預習和復習,留有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經常反思。我認為,預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重要措施。以前預習課文時,學生只是解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之后便無所事事,不知該干什么。我告訴學生,學生課前自己讀課文自己找問題,在課堂自己當老師,所以在課堂上采用師發問、生發問、生生互問等方法,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的腦這臺“機器”不停地運轉,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付諸行動,成績也就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總之,“授之以魚,只享一餐;授之以漁,終身受用?!苯o學生一份自信、一把鑰匙、一個空間,他們就會在語文學習中自覺地“動”起來。這樣,學生不僅能養成自學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 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第一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