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職高考試題中閱讀理解是分值較高的題型(共20道題,
40分,占考試總分27%),可以說閱讀題得分直接影響著最后的考試成績。所以如何做好閱讀理解題是目前高職英語考試的關鍵。但中職學生基礎普遍相對較差,因此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許多
障礙,而學生的閱讀障礙必然會影響其解題能力,從而影響了高考成績。本文通過對近幾年高職英語考試閱讀理解試題以及中職學生在閱讀中存在障礙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閱讀策略,排除閱讀障礙,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一、高職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分析
根據最新高職考綱對閱讀理解的要求,結合2007年至2012
年高考題目的分析,得出:
(一)閱讀量
最新考綱要求高職英語考試閱讀理解的總閱讀量不少于800詞,篇數不少于4篇,考生最好在45分鐘內完成。
據表1分析得出,高考要求考生的做題速度大概為每分鐘
30~40詞之間。這就要求考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領會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脈絡。
(二)題材
最新考綱要求閱讀題材應盡量多樣化,包括日常生活、傳說、人物、社會、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經濟等方面,題材大致可分為四類:人物傳記類,社會文化類,逸聞趣事類,史地常識類。
據表2分析得出社會文化類涉及社會、文化、教育、體育等方面的內容考得比較多,說明近幾年的閱讀理解題的文章選題更貼近
現實生活,注意關注熱點問題,具有更強的社會性、實用性和文
化性。
(三)題型
根據最新考綱閱讀理解能力測試的主要要求,分出考查的題
型主要有: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推理判斷題、詞義猜測題。
據表3分析得出細節理解題的考查最多,推理判斷題也較多,主旨大意題有一定比例,詞義猜測題相對較少。
綜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隨著近幾年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閱讀理解題更多地強調對閱讀速度、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試題變得越來越靈活,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對于考生來說,這意味著閱讀部分的語言結構更加復雜,有效信息也更難被發現,對考生的分析、推理、概括等綜合能力以及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總的來說,閱讀理解的難度不算很大,考生只要能夠讀懂文
章,正確理解文章主旨,重點解決細節理解題,閱讀題拿高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二、中職學生英語閱讀障礙分析
根據筆者多年的調查研究,中職學生常遇到的英語閱讀障礙有:
(一)詞匯障礙
高職高考要求考生掌握約2000個詞匯量,但很多中職學生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有限的詞匯量是影響學生閱讀的一大障礙。詞匯量小不僅影響閱讀的速度和質量,還影響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反之,詞匯量越大,閱讀面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準確度就越高,閱讀興趣也就越大。
(二)句法障礙
中職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句子結構知識貧乏,語法概念模糊不清,碰到長句時往往搞不清句子的結構,碰到復合句時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而各種省略現象、分隔現象、倒裝現象及一些特定的句子結構更是讓學生如墜云霧,不知所云。句法的混亂不清必然會導致閱讀障礙的產生。
(三)語意障礙
學生在閱讀時,有時不理解上下句子之間語意內在的邏輯關系,有時不理解上下段落之間的語意聯系,因而抓不住自然段落的主旨或全文的主旨;有時只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不理解句子的深層內涵,因而做不出推測、判斷、推理等深層題。
(四)閱讀習慣障礙
有些學生在閱讀時養成了喜歡有聲讀、指讀、譯讀(有意無意將英語譯為漢語)、逐句閱讀、回視、過分依賴字典等不良的閱讀習慣,結果嚴重影響了閱讀速度。
以上是常常影響中職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閱讀障礙。對中職學生閱讀障礙的分析,有利于發現學生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對癥下藥,引導學生運用良好的閱讀策略,排除各種障礙,提高解題能力。
三、利用閱讀策略,排除閱讀障礙,提高解題能力
(一)增加詞匯量,擴大閱讀范圍
學生普遍認為生詞是閱讀的最大障礙。因此,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便成了一句空話。可見勤抓詞匯是提高閱讀能力及閱讀速度的基礎,應該使學生:考綱詞匯要過關(約2050個詞匯);非考綱詞匯,但在閱讀材料中出現頻率高的詞匯、短語,要分類做筆記記憶。此外,許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閱讀,缺乏閱讀興趣,主要是所選的文章詞匯量大,生詞多,影響閱讀速度和閱讀興趣。因此,閱讀材料的選用應盡量做到由淺入深,題材廣泛,趣味性強。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還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熱點問題以及英美等國的文
化背景、思維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運用能力。
(二)運用語法知識,提高理解能力
近幾年來,由于提倡英語教學“重交際運用,輕語法”,有些老師談語法色變,認為語法可以被忽視,致使學生在理解復合句、省略句等語法時經常出錯,影響學生對閱讀材料全面、正確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將重點語法知識復習一遍:對五種基本句型,可利用句子翻譯形式讓學生翻譯,以加強記憶并靈活運用;對于句子結構分析,可就一些典型的句子,教會學生通過找主謂語來分析句子結構;教會學生弄清一些基礎語法概念。如什么是簡單句,什么是復合句等。學生牢固地掌握了語法知識,才能借助語法分析文章中句與句之間、句中事與事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理解所閱讀的材料,獲取作者所傳遞的信息,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熟悉閱讀題型,掌握解題技巧
1.主旨大意題
從歷年考試題目來看文章的主旨大意多出現在第一段,甚至
第一段的前幾句,最后一段多與第一段呼應;至于中間部分,多是圍繞這個主題句展開的部分。
如,2012年閱讀理解C短文:
Dogs sleep,cats sleep,and you sleep. All animals and birds sleep .Elephants sleep only 2 to 4 hours a day. Bats sleep 18 hours a day. A newborn baby sleeps 17 to 18 hours a day. A 10-year-old needs about 10 hours of sleep a night. Grownups needs between 6 and 9 hours of sleep a night...
不難看出文章的第一句就是主題句,后面的句子都是圍繞這
個主題句展開的。解答這類題時應將閱讀重點放在首尾部分,中間部分可采用略讀或掃讀的方式,一則省時間,二則目標明確,正確率自然也相應提高。但是也有一些文章,其中心思想貫穿于全文,因此考生必須了解文章的大意,進行合理的判斷、歸納和概括,才能選出全文主旨的答案。主旨題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①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2011年第65題)
②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 (2012年第70題)
2.細節理解題
根據近年高考題型分析可知,細節理解題所占分值最高,并且在原文中能找到現成答案的占了70%。對于這種題型,考生不必通篇細讀全文,可采用“帶著問題找答案”的方法,運用略讀和復讀的技巧快速尋找與此問題相關的段落語句,仔細品味,對照比較,確定答案。無論細節題如何變化形式,立足點都應是從文章中找出相應詞句作為依據。細節理解題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①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true?(2011年第59題)
②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o/what/which/when/where/how...?
(2009年第69題)
3.推理判斷題
推理判斷題可分為三類:推斷題、結論題和觀點態度題。推斷題是以已知事實為基礎做出正確猜測的考查項目,結論題是根據
文章中的已知事實得出正確結論的考查項目,觀點態度題是作者
對所敘述事件表現出來的個人觀點和主觀感情。解答這類題時,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注意關鍵詞語,注意“弦外之音”,對文章的理解一定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對文字的表面信息進行分析、挖掘和邏輯推理,透過表層結構,領會其深層含義。切忌脫離原文,憑空臆斷。深層理解題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①We can judge from the passage that (2008年第60題)
②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is passage that (2009年第75題)
4.詞義猜測題
詞義猜測題在考試中所占分值較小,但猜測生詞意思卻是做
閱讀理解時最為常用的閱讀策略之一。常用的方法有:
(1)運用構詞法猜測詞義
有些生詞是由已學過的詞派生出來的。如:我們由動詞succeed(成功)可以推測出它的名詞success和它的形容詞successful;由
possible(可能)可以推測出它的反義詞impossible(不可能)等。這樣由已知推測到未知,觸類旁通,往往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
一個單詞總是出現在一個連貫的語篇中的,有一定的情景及
上下文的聯系。要學會“順藤摸瓜”,通過語法、定義、同義、對比、因果、常識、上下文等線索來確定詞義。如,The street is wide,but the
other is narrow.but詞表示轉折,因此but前后的意思剛好相反。上一個句子的意思是“這條路很寬”,通過反向推理,可以知道下一句的意思是“但另一條路很窄。”詞義猜測題常見的設題方式有:
①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in paragraph 1(2,3...)means (2008年第60題)
②The underlined word(phrase)“××”in paragraph 1(2,3 ...)
refers to (2008年第66題)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為了克服閱讀障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學生應養成:
1.默讀的習慣
把注意力停留在文字符號上避免嘴唇的蠕動或低聲朗讀,以免分散注意力,減慢閱讀速度。正確的默讀,其閱讀速度比出聲的閱讀快三倍左右。
2.擴大視幅,減少回視
不要用手指點著逐句閱讀或來回數次往返閱讀,學生應從整
個句子去理解,迅速從前一句掃視到下一句,以免影響閱讀速度和連貫理解。
3.盡量少查字典
閱讀時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生詞,人們總是把它們視作“攔路虎”,動輒求助于字典,影響了閱讀速度和連續性。遇到生詞可以利用上下文來猜測判斷它的詞義。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試題是高考試題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考生在平時的練習中如能運用所掌握的閱讀
策略多閱讀、多琢磨,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閱讀理解能力必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在高考中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取得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招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考試英語考試大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舒白梅,陳佑林.外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1996.
[4]張東昌,潘巍巍.英語閱讀策略實證研究.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0-09.
(作者單位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