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指出“提高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與生存能力,使學生學會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前瞻性地指出:“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下面,就談談多媒體信息技術是如何積極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
一、將多媒體技術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積極地加以融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一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創設調動學生興趣的環境。這種興趣產生于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藝術性、趣味性、驚奇性及環境等的精神感受。而多媒體技術恰恰可以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設置疑問,巧設懸念,充分展示數學的美,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化難為易,使抽象問題具體化,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最初的教學,充滿了形象、色彩,就能夠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使自己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教學中的難點進行文字、圖像、聲音和動畫等的處理。采取多媒體計算機能融聲、形、色等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實現動態變化過程的直觀演示,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抽象轉化為直觀,使學生一目了然,輕松學習,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信心,提高課堂效率,順利解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如,在進行綜合復習時,有這么一道題:“一架起重機的起重桿長20 m,仰角可在與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間變化,左右可以在120°范圍內轉動,問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圍在地面上是一個什么形狀的區域?有多大面積?”本題比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此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起重機,并拖動鼠標,使起重機可以左右120°轉動,并在平面上繪出圖形。通過直觀、形象的動畫展示,學生馬上就能從抽象到具體,從而把此題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積。多媒體的這種功能在解決抽象問題的時候會令人茅塞頓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代的多媒體輔助技術可以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所需的資料,創設豐富靈活的數學學習情景,讓學生參與到數學的活動中,甚至是自做課件,可以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更好地促進認知。優秀的多媒體課件還可發揮其他教學功能,為學生創造深厚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開闊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主體的自主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平移”的問題時,教師首先創設問題情境,教師投影“平移的美麗與魅力”,把學生引進一個五彩繽紛的圖案王國之中,并提出探究平移圖形的各種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然后,學生利用校園網搜集到的一些平面平移圖案,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自己或小組討論,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探究各種問題,進行實踐體驗,并總結規律和歸納結論。最后,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幾個平移的圖案進行交流,結果學生的平移圖案的設計,很有創意。由此可見,豐富的信息資源,開闊了學生視野,激活了思維,增強了想象,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四、多媒體技術的積極運用,可以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含量,強加學生知識的接受量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有一個普遍的感覺:40分鐘時間太短了,講不了幾道題,學生練不了多長時間,老師在黑板上的書寫、作圖占用的時間多。40分鐘傳統的課堂教學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多媒體課件恰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可以憑它的技術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教學效率,靈活地處理大量的文字、圖像、聲音以及動畫等多種類型的素材,使教學內容圖文并茂、豐富多樣、形象直觀,教師或學生只要動動鼠標就能完成以前需要幾分鐘才能完成的工作,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進行較多的練習,進行理解和記憶。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積極加強初中數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其優勢,能夠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 甘肅省敦煌市七里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