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但是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經常出現低效的現象。冷靜反思英語教學現狀,從根本上分析造成教學低效的原因及商討相應的對策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將從英語課堂常使用的小組討論活動方面試作探討。
小組討論活動是一種合作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是指學習者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務,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以小組形式開展互助性和促進性學習。它的外顯形式經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與交流,在幾乎所有的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很多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教師以為課堂熱鬧了,學生合作、討論了,就體現了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雖然看似很熱鬧,但沒有思維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學習低效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存在對合作學習認識的誤區。許多教師認為:由于班級大管理起來較有難度,合作學習會影響教學計劃的順利完成;合作學習占用教師課堂講解時間,對知識的講解會很不全面;一些紀律性差的學生在此期間更有發揮的余地,課堂紀律很難保證,對想學習的學生影響較大;在公開課時,為了營造課堂熱鬧氣氛和教學高潮不得不用,但平時設計起來耗時費神。
一、在實際運用中,教師存在的問題
1.任務布置模糊
英語這門學科有其自身特點,在課堂講授和布置任務時要較多地使用英語,如果教師語速較快,生詞較多,并且缺乏必要的講述,大部分學生很難聽懂,就更別說去完成任務了。
2.討論問題不適宜
有的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廣泛地參與,不管問題合適與否,難易如何,都要學生合作討論,似乎只有讓學生合作討論,才能解決問題。
還有的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進度,往往在學生的討論剛有個頭緒就終止學生的討論,討論不深入,合作學習也就沒有了實效性。在活動評價方面,教師也因為沒有融入活動中,很難做到去仔細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觀點是否是正確或者值得肯定的,學生不能及時得到老師的反饋,這無疑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更降低了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主觀能動性。
二、提高課堂合作學習效率的方法
1.教師加強學習,加深對新課程的理解與把握
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活動體現靈活開放,更要關注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2.強化教研,增強課堂教學的科學性
教研組應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要進行認真的個人二次備課,針對課本的內容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問題要有層次、有梯度,并要有思維含金量;問題提出后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教研組的活動形式要多樣化,使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能取得進步。
3.關乎學情,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一切活動都必須服務于學生,都必須以學生的學習、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教師應根據學情的需要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好與壞,直接決定著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學生的身心發展方面,合作意識起著關鍵的作用。如何使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合作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研究對策,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作者單位 江西省寧都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