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興趣,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通過實驗可以發現化學規律,建立化學理論,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關鍵詞:化學實驗;技能;能力;興趣;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既然化學是一門研究性學科,就應該要有“真憑實據”才能得出相應的結論,由此可見,實驗在化學學科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總而言之,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從以下幾點加以說明:
一、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興趣
教師在演示實驗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實驗觀察的目的,其次要讓學生觀察實驗的裝置,認真觀察實驗儀器及藥品的初始狀態,了解各部分儀器的作用與功能,使學生對觀察的目的,實驗的儀器裝置有一個整體認識。如,在做氣體制取實驗時,要先讓學生看清儀器連接順序,然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的發生和變化過程,演示實驗可以多重復幾遍,以便于學生反復觀察,記錄實驗現象、結論,教師再帶領學生分析思考逐步形成理論。
二、實驗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實驗技能
化學教學過程,就其本質而言是學生在教師組織引導下認識化學知識的過程,因而也應經歷“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并從抽象的思維到實踐”這一人類認識的一般步驟。因此,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原理或規律,就必須首先通過實驗來為學生提供生動的實驗現象和事實等感性認識材料,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經過比較、分類、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模型化等,以形成化學概念和原理、定律,從而達到對化學對象的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三、通過實驗可以發現化學規律,建立化學理論
在化學中,化學規律一般都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一些化學學家為了探索化學變化的規律,不惜從事十年數十年的艱苦實驗,有的還要冒著生命的危險來進行實驗研究。如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時為了尋找燈絲的合適材料,曾先后用1600多種礦物和金屬材料進行反復的實驗,歷時13個月,終于研制成功一只亮度達40燭光的炭化竹絲燈泡。可以說科學實驗是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途徑。因為人們只有通過變革自然界的活動才能獲得關于自然界的現象和本質的種種感性材料,并在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發現規律和建立理論。
四、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新課程明確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實驗還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如在實驗中,要求學生要細致地進行觀察,要有耐心,要求學生要有堅強的實驗意志,不怕挫折和困難;有的實驗結果與書本上的結論不一定完全一致,這就要求學生要尊重實驗現象和事實等,都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態度。
總之,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濃厚興趣,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能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產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化學實驗的運用。
(作者單位 山東省壽光市紀臺鎮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