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教學法是實踐課教學中的重要方法,從項目的確立、實施以及考核等方面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實踐課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項目教學;教學法;實踐
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不適合實踐性強的課程。在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節目創意方向班”的課程教學中,我們把學生分為2~3人的創作小組,選擇了以項目式教學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確立項目
學期初為學生確定了四個小型項目,分別是作品翻拍、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參賽作品、城市宣傳片拍攝、網絡病毒視頻的制作和推廣,要求每個月完成一個項目。
項目一:作品翻拍,要求學生自選一個已有的影視廣告或者創意短片進行翻拍,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體驗拍攝的過程,訓練執行能力,激發學生通過有限的條件實現目的的潛能。
項目二:以參加每年的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為平臺,要求每個小組根據學院獎的策略單選擇一個產品,進行影視廣告的創意和拍攝。
項目三:由教師帶領學生分組赴不同的城市,拍攝形式各異的城市宣傳片。
項目四:每組學生制作一則視頻,通過社交網站、視頻網站等各種網絡媒體進行傳播,監測傳播結果。
二、制訂計劃
要求學生寫出文字腳本、分鏡頭劇本、分場景本、拍攝計劃,拍攝完成后核算拍攝經費。大部分學生在課程初始時,對拍攝計劃的重要性認知不足,缺乏明確的成本觀念。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每個小組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經過訓練,使學生對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體驗,改變了以往“臨場發揮”的習慣,對成本也有了明確的意識。
三、實施項目
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每個項目中教師的工作重點各有不同。
在項目一的拍攝過程中,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發現問題,后期進行作業點評。根據實際拍攝效果,學生在演員的選擇、場景的選擇、服裝道具的選擇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對細節不夠關注。挫折教育可以加強印象,通過翻拍作業,學生在后幾個項目的實施中有了顯著的提高。
項目二重在培養學生對“命題作文”的操作能力。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對學生創作的前期調查、創意、文案、拍攝、后期制作進行指導,指出問題與不足之處。通過參與“學院獎”,學生對影視創意短片的制作有了完整的了解。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加入了頭腦風暴法和批判性思維教學法的使用,在創意產生、文案撰寫等階段突出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小組內部的討論、小組間的交流。
項目三的重點在于教師的現場參與,指導學生在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團隊合作分工、互助協商的工作精神。具體而言,有四個方面:
(1)人員的重新調配。經過前兩個項目的訓練,不同的學生也展現出了各自的優勢特長。此時打破原先的自由組合,根據學生在制片、導演、文案等方面的能力,組成新的拍攝小組,進行城市宣傳片的拍攝,鍛煉學生互相配合的能力。
(2)創意點的選擇。外拍的時間一般為3天,在有限的時間內拍攝一個陌生的城市,如何把握城市的特色內涵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務。此外,學生作業的拍攝受到設備限制較大,因此,尋找到一個好的創意點成為關鍵。
(3)針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的培養。外拍作業情況復雜,即便前期做了詳盡的策劃,在現場拍攝時仍然有各種突發狀況。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學生針對現場情況做出隨機應變的處理,對不能達到預想效果的拍攝提出解決方案。
(4)后期制作的多樣化。要求學生在后期處理素材時共享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原始素材,制作出相同主題、不同風格的短片。這樣既保留了不同學生的多樣化創意,又能夠突出學生間的競爭。
項目四著重傳播效果的監控。學生是網絡的忠實使用者,但是很少有意識地思考網絡傳播的特點。教師在這個項目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如何進行“病毒式”視頻傳播,也需要關注他們所使用的媒介,觀察學生在新媒體上進行信息傳播的過程。
四、檢查評估與考核機制
檢查評估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環節,項目式教學的檢查評估貫穿整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主要分為階段性評估和期末評估。
階段性評估的方式以課堂內觀摩討論、學生間互相交流評價為主要形式。在每一個項目結束后,我們都會安排各小組對各自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介紹和自我評估,要求以多媒體報告的形式,結合圖片、聲音、影像與其他小組成員互動、交流在創作過程中的得失。教師最后對各小組的作業進行點評,包括作品內容和學生在團隊中的表現等多方面。
期末評估采取全年級公開展映的方式,與其他方向班一起進行聯合展示。展映活動改變了為作業而作業的“應付”心理,激發了學生的榮譽感和創作的主動性,同時也增進了小組成員間的凝聚力。
項目基金: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校級教改課題《“節目創意方向班”實踐教學法探索》,項目編號JJJG201127。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