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性學習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發明的興趣是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線教師長期面臨的難題。在多年組織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教育滲透、過程跟蹤和指導突破三個方面在激發學生創新發明的興趣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希望這些實踐經驗能對研究性學習指導教師帶來點滴的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激發;創新發明;興趣
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重要的課程內容之一,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知識探究型、學術研究型、社會調查型與發明創造型四類,而在這四類研究性學習活動內容當中,由于發明創造成果不僅對社會具有一定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未來興趣以致終身興趣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發明創造是“研究性學習的最高層次”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討論稿)》中有了明確界定。為了更好地總結實踐中的經驗,筆者就研究性學習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創新發明的興趣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育滲透,誘發學生的創新發明欲望
創新的欲望是創新活動的前提,沒有強烈的創新欲望,創新活動便難以成功。創新欲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創新活動的起步、持續和發展。創新發明欲望是人的一種內在心理或精神方面傾向性的需求,而這種需求往往是在外界事物或信息反復影響下而形成的,作為教育手段,那就是“滲透”。因此說,教育滲透是誘發學生創新發明欲望的有效途徑。永安一中十分重視在各學科中滲透創新意識,為創新發明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創新發明興趣、動機或欲望是人們開展創新發明活動的前提。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筆者曾指導一個患白化病的學生挑戰創新的感人事跡,該同學在小學時學習成績優秀,到了初二、初三,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卑的心理使他的性格變得孤僻,學習成績逐步曾下降趨勢,到了高中,筆者的“創思課”教學有效地激發了該生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在高一的上學期,他以“小改進大突破”為題完成了“托里拆利實驗的改進”研究,在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在高二時所做的研究“簡易線形盲文的創立與應用”獲得省一等獎,其原創性得到省級專家評委的高度評價。
在上述例子中,筆者是怎樣發現并關注起這位學生的呢?是他滿頭的白發?不是。是“創思課”課堂教學滲透科技創新的理念,才使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同等的機會,是老師不斷地表揚和鼓勵,讓他忘卻了往日的煩惱和憂傷,激發起該同學攻克難關的強烈欲望和信心。
二、過程跟蹤,關注學生的創新發明實踐
一項創新發明成果的取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少則數月,多則數年,這就需要輔導老師做好課題過程跟蹤。過程跟蹤需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對學生交上來的原始資料的閱讀和審閱,在做到對該項目的研究進展了如指掌的同時,對項目的研究進行及時而有效的指導;二是為學生課題的研究保管好各種原始資料,包括原始記錄、文獻、圖片、聲像資料以及各階段的實物模型等。
為具體課題的研究建立專門的檔案袋和在電腦中創建專題文件夾是實施課題過程跟蹤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如果我們沒有檔案意識,我們就無法提供該同學在初三時就有了軍棋帶“裁判”設想的證據;如果我們沒有注意過程跟蹤,該同學在高二時獲得校科技節優秀項目二等獎的實物模型就很有可能無法挽回;如果我們沒有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收集大量的資料,在需要撰寫研究報告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缺少原始記錄而使事件變得模糊不清,當我們需要設計展版的時候,我們又會因為缺少過程性圖片資料而感到束手無策。
因此,對具體項目的跟蹤輔導具有重要的意義:(1)能更好地了解課題研究的過程,為學生的研究提供及時而有效的指導;(2)有利于指導老師及時地掌握課題研究發展的動態,把握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學性;(3)能更好地督促學生完成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為課題研究報告的寫作和展板的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
三、指導突破,重視學生的創新發明成果
越是原創的東西,往往顯得越不成熟,其中蘊藏的創新火花,不僅需要科技輔導員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更需要指導教師擁有在學生的課題研究進入“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時候,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本領。
“節能型雙重暴氣池塘增氧機”項目便是兩次參賽而獲得省一等獎的典型代表:該項目的作者在高一下學期時曾用木頭、PVC塑料管、礦泉水瓶、鐵絲和乒乓球做了一個增氧機的模型(類似于古代的水車),其作品的粗糙程度幾乎不會引起任何人的在意,聽了他的介紹,筆者依然似懂非懂,直致他再次和我探討這個問題時,我才領會他想利用自然水源的重力勢能為動力帶動乒乓球持續沉入和浮出水面來達到增氧的設計目的,出于對他的鼓勵,筆者對于他的動手能力給予較高的評價,但創意的局限性,讓我始終找不到有進一步研究的價值,經過多次的研究和探討,終于找到該設計的關鍵:利用兩端都鉆有許多小孔的偏心小球無論是進入水中、壓入水中,還是離開水面,都能給水增氧。最后,該項目以“節能型雙重暴氣池塘增氧機”為題在第23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福建省優秀項目一等獎,該生洋溢于臉上的笑容和對老師更加的崇敬,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他心中的喜悅和對成功的渴望。
以上三個方面的闡述說明,參與創新實踐對學生成長有重大的影響,引導學生創新發明,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創新發明的素質。雖然,學生的創新發明大多沒有重大的實用價值,但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我們也可以說,只有成功才有可能孕育出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獻:
[1]陳國明,金亞敏.創新潛能自測與咨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01.
[2]陶學忠.創新能力的培養.北京: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12.
[3]鄒開煌.求索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之路[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
[4]王洪忠,陳學量.創新能力培養[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學)